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德川以江户为大本营,是秀吉别有用心还是家康独具慧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德川以江户为大本营,是秀吉别有用心还是家康独具慧眼?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ippon.com/cn/japan-topics/c12009/

德川家康被转封到江户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590年小田原之战后,丰臣秀吉命令德川家康转封关东,将大本营设在江户。这一决策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历史事件。

家康“转封关东”的各种说法

1590年2-7月,身为关白的丰臣秀吉以20余万大军包围了北条氏的小田原城,臣服于秀吉的家康也领兵参战。7月5日,北条氏投降,这一场持久战结束。这就是历史上的“小田原之战”。

就在这场持久战期间,5月27日,秀吉发布了内部指示,要求家康转封(即领地移至他处)关东,6月28日又令其将大本营设在江户。可见,这一切都是秀吉的指示。据说,在北条氏投降那日,这一内部指示才正式对外公开。

关于转封的原因众说纷纭,在此列举几种主要的说法。

(1)作为秀吉推行“关东与奥两国惣无事令”的一环

1587年,秀吉发布了“关东与奥两国(东北)惣无事令”(下称“惣无事令”),旨在禁止大名之间私斗。对此,伊达政宗的态度不明朗,他既不去拜见秀吉,在小田原之战中还故意迟到;北条氏也违令挑起私斗以争夺上野的城池,并因此经小田原之战遭到覆灭。这些都意味着惣无事令并没有被彻底执行。

今后仍然可能再度发生私斗。而秀吉的大本营在大坂(即现在的大阪),很难直接控制关东及奥羽地区。因此,他下令家康入封江户,以守住这个位于前往关东各地及东北地区的道路起点的交通要冲。

(2)秀吉别有用心

根据《德川实纪》一书,秀吉向家康强烈推荐“江户是形胜之地”。形胜是风景优美,所建城池利于防守之意。他以江户拥有这么多优势为由,强行要求家康转封关东。在那之前,江户由北条氏所辖,新来的家康入主之后,原北条氏的属民或将群起反抗。如此一来,家康就不得不耗费大量兵力和资金来镇压叛乱,从而势力被削弱。秀吉此举意在弱化德川的势力。


笠悬山(石垣山)位在小田原市,可远眺太平洋。根据《德川实纪》的记载,秀吉在小田原之战期间的某日,于笠悬山阵前力推家康前往江户(图片:PIXTA)

(3)为了确保海运航线

江户以海路连接伊势湾和镰仓,是当时的海运要冲。让家康驻守江户,丰臣就能够确保关东地区的海路要地了。

(4)家康也积极转封

家康本身早就认为位居交通要冲的江户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对那里饶有兴趣,因此积极地配合秀吉的转封命令。

现在较为有力的说法综合了上述(1)(3)(4)的观点,即秀吉将家康转封至江户,从而严密监视关东一带及东北地区,同时掌控海运要冲,这一想法与家康对江户的期待是契合的。

不过无论如何,关白秀吉的命令都是不容违抗的。在小田原之战以前,家康管辖的是三河、远江、骏河、信浓、甲斐五国,在那之后他的新领地是上野、下野、武藏、上总、下总、相模、伊豆,石高也增加到了240万石,在丰臣政权下各大名中居首位。新领地的中心就是江户。

太田道灌修筑江户城,打下基础

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在家康进入江户以前,那里不过是一个湿地多且位置偏僻的渔村而已。不过,如前所述,近年来江户被证实地处海运要冲,具备完整的城市功能。有人指出,认为是家康最先着手改造荒村,推进城下(其居城周围城镇)建设的说法可能是后人为了强调“神君”家康的功绩而创造出来的。

那么,家康入主以前的江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来简要地看一看江户的历史发展。

首先是江户这个地名。江户时代中期的学者荻生徂徕(1666-1728年)在随笔集《南留别志》里提到,“江户”即“江之门户”,是海湾的出入口,也就是港口。这里的海湾是指“日比谷入江”,现在的日比谷、有乐町一带。如今那里气派的商业大楼林立,曾经却是一片沧海。

以“江之门户”为姓并控制这里的是镰仓幕府的御家人江户氏。这一家族中比较为人所知的是源赖朝麾下的江户重长。

享德之乱(1454-1483年)开启了日本战国时代的序幕。在那期间,太田道灌(1432-1486年)来到江户,担任相模守护扇谷上杉家的家宰(即管家)。他于1457年修筑的城池便是江户城的原型。

JR日暮里车站前(东京都荒川区)立着太田道灌的铜像(图片:PIXTA)

彼时,不仅道灌全身心投入城池建设,扇谷上杉也不遗余力。对此,《松阴私语》这部战记里有这么一句——“数年尽秘曲相构”。秘曲也有“秘传”之意,可以解读为修建时竭尽筑城奥义。

1476年到访江户的僧侣曾经咏叹道:“系缆划桨,日日成市。”(寄题江户城静胜轩诗序)

意思是大量船舶停靠在港口,这里形成了热闹的市集。静胜轩是江户城中地势较高的一座亭。


《永禄江户图》被认为是根据北条氏统治时期的江户绘制而成的。(1)江户城,(2)日比谷入江(图片:岛根大学附属图书馆数字档案馆)

1524年扇谷上杉被灭,北条氏统治江户。北条氏延用了道灌修筑的江户城,并设立了代官。北条氏灭亡后,江户城就落入家康手中。家康入主的这座城追根溯源就是道灌修筑的。

要说这般繁荣之地是荒村,确实不太合理。

家康赌的是江户的可能性

记载家康事迹的史料《落穗集追加》里,如此描述他当时入驻的江户城:

“(城中)二之丸、三之丸、外郭住宅均保留原貌。(中略)然而,房屋着实老旧,本多佐渡守(正信)说:‘这真是寒碜。’(家康)一笑带过,他对此不以为意,而是下令抓紧把本丸和二之丸之间的沟渠填平,修缮城池。”

家康应该是预料到战乱仍将持续,所以才急着修筑城池吧。

另一方面,日比谷入江的商船进出频繁,城下聚集着许多商人,还有庶民住宅。利根川和荒川等汇流入海,由此可以推测当时的水运已经相当发达。陆上交通方面,这里有街道连通镰仓、八王子、川越等地。正因为如此,江户城由道灌修筑,后得北条氏沿用。也就是说,在家康入主江户之前,这里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近年来,这个说法越来越有力。

1602的《庆长江户图》,成图时期晚于《永禄江户图》。彼时,江户城已开始扩建(上图红框处),日比谷入江还是海湾,后来才开始填海造地(图片: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特别文库室)

即使如此,对江户的开发仍不充分。家康赌的正是江户的可能性,想让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解读家康选择江户的理由。

后来,江户不断发展成巨型都市。可以说家康果然独具慧眼。

参考文献

  • 《都市计画家 德川家康》谷口荣,MdN新书
  • 《家康的都市计画》谷口荣,宝岛社
  • 《德川家康“转封关东”的真相》安藤优一郎,有邻堂
  • 《家康为何选了江户?》(江户东京Library 9)冈野友彦,教育出版
  • 《江户 从平安时代到家康的建设》斋藤慎一,中公新书

标题图片:现在的皇居(历史上的江户城)航拍图(PIXTA)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