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率30年增3倍,中国75.6倍增长引关注
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率30年增3倍,中国75.6倍增长引关注
近年来,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攀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肥胖症人口已达10亿多人,其中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人数自1990年以来增加了三倍。在中国,这一问题同样严峻。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接近20%,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患病率更是飙升了75.6倍,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15.1%。
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背后,是儿童青少年不良饮食习惯的普遍化。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和快餐成为许多孩子的首选,而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却严重不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营养专家常素英博士指出,不健康食物环境和针对儿童的食品营销是导致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因素。高糖、高脂肪以及“重口味”食品的营销会增加儿童能量、脂肪和钠的摄入。
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构成多重威胁。首先,它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研究显示,肥胖儿童的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受损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其次,肥胖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自尊心低下、抑郁、焦虑等问题。此外,运动能力下降也是肥胖带来的直接后果,限制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和表现。
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 (2024年版) 》提出了六条食养原则和建议,包括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创新防控策略,如健康校园建设、健康膳食推广等,初步形成了儿童肥胖综合防控体系。
专家建议,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应从家庭做起。家长应注重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同时,培养规律的用餐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学校也应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营养教育和健康饮食环境的营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社会各界则需共同努力,减少不健康食品的营销,为儿童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远离肥胖的困扰,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