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投资超2.6万亿,房地产运营管理加速转型
城市更新投资超2.6万亿,房地产运营管理加速转型
2024年,中国城市更新进入全新阶段。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4项重大行动、19项重点任务及有关政策措施。各地积极响应,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相继发布城市更新规划指引,为房地产运营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策导向:政府支持与引导
城市更新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主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6.6万个,累计完成投资2.6万亿元。各地纷纷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管理办法,编制专项规划,为房地产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融资模式:多元化融资渠道
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需求巨大,创新融资模式成为关键。去年末,PSL重启为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0个城市或省份、近2千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借款资金成功发放给城中村改造项目。此外,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支持首批15个城市,通过百亿元级别的资金拨款,加快城市更新推进速度。
企业角色:国企主导与民企创新
国有企业在城市更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确立“做地”模式,由政府认定的国有企业担任做地主体。上海方面,地方国企不仅独立拿地,还与央企联合拿地,增强了资金实力与项目运作能力。同时,民营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内容创造,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
运营模式:从开发到运营的转变
城市更新项目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改造,而是更加注重功能、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例如,深圳小梅沙度假村、上海乍浦路影视基地等项目,通过跨产业融合,实现了多元业态的创新发展。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也为房地产运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技术应用:数字化赋能运营管理
数字化技术正在为房地产运营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例如,飞书低代码平台、多维表格和项目管理工具,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提供了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数据分析和协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望未来,房地产运营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掌握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跨领域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