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发现3500年前玉石器“生产车间”,工艺之谜待解
三星堆发现3500年前玉石器“生产车间”,工艺之谜待解
2024年7月,三星堆遗址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考古学家在遗址内首次发现了玉石器“生产车间”。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揭示了古蜀文明的工艺秘密,还为研究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玉石器“生产车间”:古蜀文明工艺之谜的钥匙
此次发现的玉石器作坊遗址位于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地点,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比著名的三星堆祭祀坑还要早。考古人员在该区域发现了400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灰坑、灰沟以及石器生产加工遗迹,出土了4000多件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出土了大量玉石器原料、坯料、废料、残片及成品,形成了早期手工业较为完整的生产链条。这一发现不仅解答了三星堆出土玉石器的原料来源问题,还为研究古蜀文明的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和流通方式提供了宝贵线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表示:“‘生产车间’的发现,将揭开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玉石器原料来自哪里、制作工艺技术如何、生产流程和流通方式等谜题。”
高科技助力文物保护:50余件新修复文物首次亮相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推出了“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本次展览展出了50余件新修复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等,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的艺术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运用了3D打印、数字虚拟修复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文物修复的精度,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的过程,感受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匠心精神。
未来展望:古蜀文明研究进入新阶段
为了进一步揭示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全貌,四川启动了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根据《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研究工作方案(2025—2027年)》,未来三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对遗址内的框架性遗迹(如河流、道路、城墙等)进行考古勘探
- 开展手工作坊等重要功能区的考古发掘
- 推进聚落结构、资源控制、环境与生业形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表示,接下来的研究将围绕年代演变、聚落与社会结构、资源控制与利用、环境与生业形态等方面展开,计划在2025年至2026年开展30余项多学科研究课题。
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揭开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秘密,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三星堆遗址的持续发掘和研究,不仅将丰富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还将为世界文明史的研究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