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本义指不知始中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1: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本义指不知始中终

“一问三不知”这个成语,我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完全不了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三不知”,而不是“四不知”或者“五不知”呢?这个“三”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一问三不知”,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但“一问三不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没说一问四不知呢?这“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件不知道的事呢?

它其实出自《左传》。据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在出兵前,荀瑶的下属荀文子劝谏道:“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明智的人在制定战略时,应该对事情的开始、过程和结局都有清晰的了解。而当时的晋国对郑国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进攻必然困难重重。因此,“三不知”在这里指的是对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全然不知。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中也提到:“俗谓忙遽曰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这进一步印证了“三不知”的含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