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及工艺详解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及工艺详解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质轻、强度大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从汽车零件到航空航天,从体育用品到建筑结构,其身影无处不在。然而,不同应用场景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各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型方法及工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新兴材料之王”。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模压法:将预浸树脂的碳纤维材料放入金属模具中,加压使多余的胶液溢出,经高温固化成型后脱模。此方法特别适合制作汽车零件。
手糊压层法:将浸过胶的碳纤维片剪形叠层,或边铺层边刷树脂,再热压成型。此方法可灵活选择纤维方向、大小和厚度,应用广泛。注意铺层形状要小于模具形状,防止纤维在模具内受压时挠曲。
真空袋热压法:在模具上叠层并覆以耐热薄膜,利用柔软口袋施压,在热压罐中固化。
缠绕成型法:将碳纤维单丝缠绕在轴上,特别适用于制作圆柱体和空心器皿。
挤拉成型法:碳纤维浸润后通过挤拉除去树脂和空气,在炉中固化成型。此方法简单,适用于制备棒状、管状零件。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在模具工作面上涂敷脱模剂、胶衣,铺设碳纤维预浸布,刷涂树脂胶液,固化后脱模。尽管工艺简便、投资低廉,但质地疏松、密度低,制品强度不高,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
喷射成型:使用短切纤维和树脂经喷枪混合后喷洒在模具上,再用橡胶辊按压固化。作为手糊工艺的改进,工作效率有所提升,适用于制造汽车车身、船身、浴缸、储罐的过渡层。
层压成型:将预浸料逐层铺叠于平板模之间加压加温固化。该工艺继承了木胶合板的生产方法,产品质量稳定,但设备投资大。
缠绕成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纤维按规律缠绕到芯模上,固化脱模。此工艺可充分发挥碳纤维的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和低密度特点,适用于制造圆柱体、球体及回转体型材。
拉挤成型:在牵引力作用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纤维通过挤压模具成型固化,可连续生产不限长度的型材。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强度高,适合生产各种截面形状的型材。
液态成型:将液态单体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直接在模具中完成,减少能量消耗,缩短模塑周期。但该工艺对管道输送、计量及温度压力控制要求高,目前应用有限。
真空热压罐:将预浸料坯料按预定方向铺叠,在热压罐内加温加压固化。固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保证制件质量的关键,适用于制造飞机舱门、整流罩、雷达罩等产品。
真空导入(VIP):在模具上铺放“干”碳纤维复合材料,覆盖真空袋并抽真空,在负压作用下将树脂压入纤维层,固化后揭去真空袋得到制品。该工艺在真空环境下浸润碳纤,制品强度高、质量轻,产品质量稳定,能有效控制产品厚度。
总结
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深入发展,多种成型工艺并存,各自发挥着独特优势。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被誉为“新兴材料之王”,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