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百年名园的前世今生
中山公园:百年名园的前世今生
中山公园位于禅城汾江河畔,是一个集宣传、展览、科普、娱乐、饮食、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始建于1928年,当初仅0.5公顷,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成的纪念性公园。1958年,公园扩建,在其西北部挖湖堆山,形成现在的秀丽湖及骆驼山景观。80年代,公园再沿周边扩建,在北边及南入口扩大面积。现公园占地面积31.2公顷。其中水面12.5公顷,占整个公园面积的40%。经过不断扩建和改造,特别是九十年代末的重大改造后,现形成了历史文化区、老年活动区、水生植物区、湖区、观赏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瀑布假山区、草坪区等九大景区。园中各景点疏落有致,栩栩如生。香樟古韵、红岩飞瀑、涓涓溪流、金鲤戏水、湖光舟影、晴筠蝉唱、垂柳拂水、亭台掩映、绿茵春晖、精武雄风、十里荷风、驼峰眺远等景点,令你兴致盎然、流连忘返。图为南门出入口
亦乐亭
秀丽湖牌坊
秀丽湖牌坊又名李氏牌坊,原为普君墟李氏宗祠门首牌坊,后为纪念1959年牺牲的女工向秀丽,取名为秀丽湖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石混合结构,所雕纹饰简练古朴;梁枋、驼墩及斗拱等均以硬木制作,楼为绿琉璃庑殿顶,以如意斗拱承托,明代古风犹存,屋脊上还有红珠、鳌鱼及陶鸟瓦脊等加以修饰装点,更显其匠心。
秀丽湖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前,中山公园秀丽湖是一片洼地。1959年1月28日,继整治“龙须沟”后,佛山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再次动员全市人民将中山公园的一片洼地改造成人工湖。为了修建这个人工湖,全佛山人几乎都出动了,各街道、工厂等单位抽调人手,轮流上阵。时任市委书记罗汝澄和副市长王灿也亲自到工地上挑土。当年为修建这个面积达100亩的人工湖,全市13万5千人义务劳动,不计报酬,仅花了7个月的时间,一片洼地就变身为景色秀丽的景观。人工湖修好后,为纪念当时扑灭火灾而英勇牺牲的青年女工向秀丽,取名为“秀丽湖”。
十一孔桥
十一孔桥坐落于中山公园的秀丽湖上,属道路交通设施,砖砌体结构。孔桥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桥身左右对称,有十一个孔径渐变的桥拱,比例均衡。整座桥体用红砖砌成,桥拱为砖拱券。桥面栏杆用红砖砌成,望柱和栏板局部区域用水磨石抹面,栏板外侧有灰塑装饰图案。桥前有一对石狮子。十一孔桥基本保持历史风貌,占地面积171平方米。
竹园
群英阁
儿童游乐区
园内的儿童游乐项目丰富多彩,有欢乐广场、碰碰车、海盗船、自控飞机等娱乐设施,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在这里找到无穷的乐趣。园内的动物园占地6500平方米,共有46种325只珍禽异兽,每逢节假日、周末都可欣赏到精彩的动物表演,如:大象跳舞、小猴挑水、鹦鹉认字、小狗爬竿等。
日晷十二生肖石雕
日晷是一种由视太阳位置告知每天时间的装置,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沿用时间长达千年。日晷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交通信息
佛山3号线地铁中山公园站D出口直达中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