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电站竣工: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守护长江安澜
三峡水电站竣工: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守护长江安澜
三峡水电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不仅是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从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以来,三峡水电站见证了中国水电技术的飞速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如今,三峡水电站已成为中国水电发展的骄傲,展现了中国在水电领域的卓越成就。
百年梦想照进现实
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设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与努力,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技术突破展现中国实力
三峡水电站在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6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其中,白鹤滩水电站最大坝高289米,水轮发电机组每分钟111转的速度下,立于其上的硬币纹丝不动,运行期间各轴承摆度均小于0.1毫米。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水电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为世界水电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巨大发电效益助力绿色发展
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显著。6座梯级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3.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1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8亿吨。同时,梯级水库协同配合,航运保畅、水资源保障、生态保护等效益综合释放。三峡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全国水电产量的10%,不仅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三峡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备受关注。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累计拦洪运用53次,拦洪总量超过2100亿立方米,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安澜环境。三峡水库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调节补水2732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保障了长江中下游饮用和灌溉用水安全。库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支流富营养化得到初步控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供水水质安全得到保障。
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伟大的民族工程。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国在水电领域的卓越成就。三峡水电站的成功建设,不仅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水电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