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电站建设:在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9: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电站建设:在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水电站建设与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涉及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其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在水电开发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水环境、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的影响。

水环境影响

水库蓄水会淹没大量天然河道,改变河流的流态。例如,金沙江上游波罗水电站的建设将淹没71.16公里的天然河道,使河段流态由急流型转变为缓流型。此外,水电站的调峰运行会导致坝下河段的流量和水位出现较大变幅,对水文情势造成影响。水库的季节性分层水温结构也会导致低温水下泄,进一步影响下游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生生态影响

水电站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尤为显著。大坝的建设会阻隔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交流通道,压缩其繁殖生长的适宜环境。例如,大渡河老鹰岩一级水电站所在的河段分布有66种鱼类,包括多种国家及四川省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及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大坝建设将进一步加剧河流片段化,影响鱼类的迁徙和繁殖。

陆生生态影响

水电站建设还会对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会破坏部分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例如,波罗水电站的建设将淹没、占用和破坏河谷灌丛以及部分川滇高山栎林、山杨林等植被类型,同时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和伤害。

其他环境影响

施工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大坝建设还可能对历史文化遗址产生影响,如老鹰岩一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产生一定影响。

02

目前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面对水电站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力求在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生态调度与生态流量保障

通过科学调度和控制下泄流量,可以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水文条件。例如,波罗水电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和3月至9月分别下泄不低于104.9立方米/秒和209.7立方米/秒的生态流量。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则在不同月份设定不同的生态流量下泄标准,以保障鱼类繁殖和旅游高峰期的生态环境需求。

水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水环境保护是水电站建设的重要环节。施工期的废水需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得外排。蓄水前需进行彻底的环境保护清理,运行期则需配合地方政府加强库周污染控制,原则上不得在库区开展不利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水产养殖。同时,还需对库区及相关河段水质开展长期监测。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水生生物,水电站建设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划定鱼类栖息地保护河段,拆除支流小水电以恢复河流连通性,建设鱼道和过鱼设施,以及实施鱼类增殖放流。波罗水电站和老鹰岩一级水电站都制定了详细的鱼类保护方案,包括建设鱼类增殖站和实施增殖放流。

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在陆生生态保护方面,施工前需对工程淹没区和占地范围内的动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对发现的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减少对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破坏。同时,还需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站,对受伤野生动物进行救助。

03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水电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成为重要趋势。中国在雅砻江、金沙江等流域推行的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模式,为未来绿色水电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水电的灵活调节特性,可以为波动性新能源提供有效支撑,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水电与新型储能技术、数字化智能电网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清洁能源体系的操作空间。

04

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水电站建设的未来方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转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环境监测能力。例如,建设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生态流量的泄放情况。同时,智能化调度系统可以更精准地控制水库水位和下泄流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具备调峰填谷和调频调相的独特优势,是未来水电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到2023年底,全国在运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达到5064万千瓦,近五年年化增速达到13.5%。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抽水蓄能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创新技术和政策支持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如开发更高效的过鱼设施和鱼类增殖放流技术。同时,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也至关重要。中国将继续通过“一带一路”等多边合作平台,与各国分享技术创新和成功经验,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

水电站建设与生态保护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课题。通过科学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修复工程等多种手段,我们能够在水电开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化,我们有望在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