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实用拍嗝方法,让宝宝远离不适
四种实用拍嗝方法,让宝宝远离不适
对于许多新手爸妈来说,"拍嗝"是一个既熟悉又重要的育儿步骤。宝宝每次喝奶后,都需要通过拍嗝来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避免不适。那么,宝宝为什么会打嗝?如何正确地给宝宝拍嗝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什么是打嗝?
打嗝,又称为"呃逆",是指气体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在婴儿期,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婴儿的膈肌是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婴儿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神经会受到刺激,导致膈肌骤然收紧,从而发出"嗝"的声音。通常情况下,宝宝三个月后,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成熟,打嗝的现象会逐渐减少。
导致宝宝打嗝的因素
吞咽空气:在情绪激动或进食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吞咽过多空气,导致打嗝。母乳喂养能减少这种情况,因为母乳喂养时宝宝吞咽的空气较少。
进食过急:如果奶瓶奶口太大,宝宝吃奶时容易吃得过快,从而引发打嗝。此外,宝宝吃得过饱时,胃部气体不易排出,也会诱发打嗝。
腹部受凉:护理不当、进食生冷食物或保暖不足都可能导致宝宝腹部受凉,进而引发打嗝。此时,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并在胸腹部覆盖棉被保暖,冬季还可以使用热水袋保温,有助于缓解打嗝。
如何正确给宝宝拍嗝?
1. 端坐式
让宝宝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可以交替使用拍打和按摩的方式。如果尝试几次后宝宝仍未打嗝,可将宝宝换到另一条腿上继续拍。同时,准备好纱布巾,以防宝宝溢奶或吐奶。
2. 半躺式
家长靠着床头或沙发,让宝宝直接趴在身上,确保宝宝的头部高于胃部(角度大于45度),以防止逆流。在宝宝头部下方垫好口水巾,避免细菌进入口鼻。让宝宝趴好后,家长只需从下往上轻抚宝宝的后背,有时不需要拍打,嗝就会自然排出。
3. 飞机抱
让宝宝脸朝下,横着趴在家长的大腿上,用一只手支撑宝宝的下巴,保持宝宝头部高于身体的位置,另一只手轻抚宝宝的背部直至空气排出。家长需要随时在大腿上准备好纱布,以防宝宝吐奶。
4. 竖抱式
将宝宝直立抱在肩膀上,用手固定住宝宝,同时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部,促使宝宝打嗝。在肩膀上放置小毛巾,以防宝宝溢奶。拍嗝时,要确保宝宝的口鼻不被遮住。可以交替使用拍打和按摩的方式,如果宝宝没有打嗝,可以换到另一侧肩膀继续拍。
注意事项:
- 宝宝吃完奶后,尽量多竖着抱一会儿,避免立即放下,这样可以减少呕吐的现象。
- 不要频繁更换抱宝宝的体位,以免引起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