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安全保护新进展:技术升级与法规完善双管齐下
身份证号码安全保护新进展:技术升级与法规完善双管齐下
身份证号码作为我们重要的身份标识,其安全保护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法规的完善,身份证号码的安全保护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带你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最新的安全保护技术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信息。
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与安全特性
身份证号码目前分为15位和18位两种,但18位身份证号码更为常见。这18位数字按照特定的顺序和含义进行编排,具体如下:
前6位:地址码,表示持证人的户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代表省份,中间两位代表城市,最后两位代表区县。例如,“110105”表示北京市朝阳区。
第7-14位:出生日期码,表示持证人的出生年、月、日。年份使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和日期各使用2位数字表示。例如,“19900315”表示1990年3月15日出生。
第15-17位: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17位数字还用于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例如,“001”表示该区域内第一个出生的人(若为男性),“002”则表示第二个出生的人(若为女性)。
第18位:校验码,用于检验身份证号码的正确性。它是根据前面17位数字按照一定算法计算得出的。如果计算结果为10,则用罗马数字“X”表示。
身份证号码的校验主要通过计算校验码来实现。校验码的计算过程如下:
加权求和:将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然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和。
取模运算:将上一步得到的和除以11,取余数。
查表得校验码:根据余数通过校验码对照表(0对应1,1对应0,2对应X,3对应9,…)查得对应的校验码。
以身份证号码“11010519900315001X”为例,其校验过程如下:
加权求和:
17+19+010+15+08+54+12+91+96+03+07+39+110+55+08+04+1*2 = 153取模运算:
153 % 11 = 10查表得校验码:余数为10,对应校验码为“X”。
由此可见,该身份证号码的校验码“X”是正确的,符合编码规则和校验方法。
最新的安全保护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专门针对身份证信息的安全保护技术。例如,腾讯云Web应用防火墙就推出了防信息泄露功能。该功能支持对网站返回的内容进行过滤,包括敏感信息(如身份证、手机号和银行卡)、关键字和响应码。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防敏感信息泄露的规则,满足数据安全保护和等保合规需求。
具体来说,通过防信息泄露功能,用户可以添加防护规则,根据实际需要对网站返回的内容进行过滤。过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手机号和银行卡等,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关键字(支持正则)对订单号、地址信息等进行过滤、部分替换或者全部替换。针对网站返回的状态码,用户可以对非200的状态码进行阻断或者告警,满足合规要求。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进展
在法规层面,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今年9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敏感个人信息识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敏感个人信息识别规则以及常见敏感个人信息类别和示例,为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与GB/T 35273列举的“个人身份信息”相比,《指南》将范围缩小至“特定身份信息”,即包括残障人士身份信息以及不适宜公开的职业身份信息等,同时将身份证照片列为其他敏感个人信息。GB/T 35273中提到的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工作证、居住证,《指南》示例中并未提及。
敏感个人信息的示例中未纳入身份证号,是不是放松了对身份证号的保护?有资深专家分析,这并不意味着对身份证号的保护标准有所降低,不是一种合规让步。近年来已经构建起一系列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标准,对包括身份证号在内的个人信息数据安全、脱敏、加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安全保护措施要求不能打折扣。
实际应用案例
这些安全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呢?以某大型电商平台为例,该平台在接入腾讯云Web应用防火墙的防信息泄露功能后,成功拦截了多起试图通过网站漏洞获取用户身份证信息的攻击。据统计,仅一个月内,该功能就成功保护了超过10万条用户身份证信息免遭泄露。
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份证信息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身份证信息:
谨慎提供身份证信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向他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如果必须提供,要确认对方的身份和用途。
使用加密技术:在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的场合,尽量选择支持加密传输的渠道,如HTTPS协议的网站。
定期检查账户安全:定期检查自己的银行账户、社交媒体等重要账户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登录或操作。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
注意公共场合安全:在公共场所使用电脑或手机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他人窥视输入的身份证信息。
妥善保管身份证件:不要随意将身份证件借给他人,也不要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放置身份证件。
及时挂失:如果发现身份证件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挂失,并尽快补办。
关注政策动态:关注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最新政策和法规,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保护方法。
总之,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和校验方法是保障我们身份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防止其被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