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遗症的中医治疗:广安门医院专家建议
脑梗后遗症的中医治疗:广安门医院专家建议
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脑梗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脑梗塞后遗症的病因
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与发病速度有关
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图片来源网络
与有无合并症有关
如合并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易有脑梗塞后遗症。与昏迷程度有关
昏迷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起病时无昏迷,以后进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渐加重者,预后较差,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
脑梗塞后遗症的症状
麻木:是脑梗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失认:失认是指病人认识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是脑梗后遗症的症状之一。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
图片来源网络
嘴歪眼斜: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肢体浮肿、麻木、疼痛、怕冷、卧床不起、失语、痴呆、饮水上呛、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脑梗塞后遗症的危害
脑梗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时间越长越明显,因多数病人并有肢体和语言功能、甚至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因此脑梗后遗症的后期护理尤为重要。
由于脑组织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病变,由于两种病变共同作用引起脑梗后遗症。
图片来源网络
脑梗后遗症主要有肢体麻木、半侧肢体障碍、偏盲、偏瘫、失语。或者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交叉性感觉障碍、交叉性瘫痪、眼球震颤、外眼肌麻痹、语言障碍、构语困难、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等相应的脑梗后遗症。
综上所述,脑梗病人后遗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心理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治疗脑梗后遗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建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综合科张颖主任表示,中老年人门诊常见脑梗,包括小腔梗、缺血灶和供血不足。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肢体活动不利和偏瘫。治疗时,除了常规药物如降脂、降压、降糖药,中医调理也很重要。
中医常采用益气、活血、通络的方法,并对症处理,如疲乏可用大剂量补气药。如果及时调理,脑梗后遗症和并发症在半年内一般能得到改善,甚至完全康复。因此,一旦出现脑梗后遗症或并发症,建议尽早进行中医调理。
专家简介
张颖,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中央保健医,首都名老中医朱建贵主任弟子。在广安门医院从事中医脑病、老年病、心身疾病等临床、科研及药物研发二十余年。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2篇,编写论著《疑难杂病证治·脑病》、《抗抑郁中药良方》、《中成药临床应用手册》、《解酒醒酒妙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手册》等5部。采用中医药治疗焦虑抑郁、鼻炎、脑白质病、脑梗恢复期调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患者好评。
本文原文来自bjxh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