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上万救援力量火速集结,17万件物资温暖高原
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上万救援力量火速集结,17万件物资温暖高原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上万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各类救援物资紧急调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行动在高原迅速展开。
快速响应,救援力量火速集结
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等上万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抵达震中。西藏自治区立即派出工作组前往震中,成立人员救治、物资保障、设施抢修等工作专项组,开展灾情摸排、应急处置、人员搜救转移避险、物资筹集调配等工作。
西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出动无人机飞临震中摸排灾情。西藏军区出动第一批750人兵力前往灾区进行救援,两架直升机展开空中勘察灾区情况。部队三支医疗队携带相关急救药品、医疗器械奔赴救灾一线。武警西藏总队近600名官兵携带救援器材抵达受灾较重的长所、措果、曲洛乡展开救援。
当地消防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昌都、林芝、山南、那曲、阿里5个支队携装备、搜救犬等跨区域增援。目前,国家消防救援队伍1500余人正在震中开展搜救。
物资保障,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棉被、毛毯、棉大衣、炉子、方便面等17万余件急需物资陆续运往灾区。西藏自治区邮政分公司派发94台车辆,运送救灾物资1332吨。邮储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投入148人参与救援。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折叠床等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以及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调拨一批救灾物资,并派出工作组。
科学调度,专业救援克服重重困难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3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人口约6900人。地震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中断、道路塌方。西藏交通运输厅制定抢险方案,安排力量全力抢修受损交通基础设施。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对相关区段内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展开全面排查。国家电网第一时间派出应急抢险人员和保电车辆赶赴现场,全力开展电力抢修工作。
地震发生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西藏地震灾区灾后应急恢复,重点用于灾区受损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建设,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救援成效显著,灾后重建有序展开
截至1月8日12时,定日县“1·07”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震后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
救援人员搜救出被困群众407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4万余人,设立14个转移安置点。24支医疗救助队伍收治受伤人员。因地震损坏路段已全部抢通。
专家解读:余震不断属正常现象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孟潭表示,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属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一般在较大地震发生之后,都会发生余震,余震的震级和频度会随着时间逐步降低。截至1月9日08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1095次。
高孟潭还指出,青海玛多县5.5级地震与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分别属于不同的地震带,一个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一个是东昆仑地震带。它们孕震的环境和断裂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者之间没有关联。
经验总结:应急管理的高效运作
此次定日县地震救援行动展现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在高寒缺氧、道路艰难等恶劣条件下,救援工作依然能够有序开展,体现了救援难度之大。科学调度和专业救援使得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定日县地震救援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未来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灾区群众的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重建美好家园的希望之光必将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