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制度改革:从香港首创到大陆改革
公摊面积制度改革:从香港首创到大陆改革
公摊面积制度,这个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了数十年的“老面孔”,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香港的首创到大陆的推广,再到如今的改革浪潮,公摊面积制度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变迁,也折射出社会对公平与透明的追求。
公摊面积的诞生:从香港到大陆
公摊面积的概念最早源自香港。1952年之前,全世界的房子都是整栋出售的,整栋楼从地皮到建筑全是属于一个业主的。但是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房地产行业也非常不景气。为了加速资金回笼,某个香港地产商发明了新办法,那就是把楼房拆开销售,每一层销售给一个人,一栋5层卖给了5个人。这一下好卖多了,这个创新手法很快被全香港的地产商都学会了。但是实际上一层楼还是有点大,依然有很多人买不起,为了能更快的销售,香港地产商在单层销售的基础上再度创新,把一层楼拆细成数个小公寓进行出售。这一下购房的门槛再度大幅降低,总价急速缩小自然好卖,但是这种卖法引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把一个五层楼拆成5份,每层楼卖给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任何争执,公用面积大家平均承担成本就可以了,因为也确实是平均的在使用。但是当每层楼拆细成数个小公寓的时候就麻烦了,每一个户型的样子、占用的面积都不一样,没有办法均分,很容易在各种成本上面产生纠纷和矛盾。于是,“公共契约”的模式就出现了。房地产商把整栋大楼的土地和全部的产权以建筑面积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了所有的住户,所以你花钱买,买的是建筑面积。那么电梯井、大堂、岗亭这些占地面积怎么算呢,按照当初约定的比例,依次扣除,剩下的,才是你的套内使用面积,这就是公摊制度的由来,公摊二个字的原意,就是公共摊派。
因此,公摊制度和建筑面积就成为了香港特色的土地制度,后来推广到了台湾,然后推广到了大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特色地产制度。
公摊面积的计算:一笔“糊涂账”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相对复杂,主要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以及共用墙体等。具体来说,房屋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组成,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则通过公摊系数计算得出,即建筑总公摊面积除以总套内建筑面积。
然而,这种计算方式往往成为一笔“糊涂账”。由于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和透明度,购房者很难准确了解自己所购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一些开发商甚至通过增加公摊面积来获取更多利润,导致实际得房率大幅降低。例如,有购房者反映,购买的120平方米商品房实际使用面积仅有60平方米,公摊比例高达50%。
改革浪潮:从广东肇庆到全国
面对公摊面积制度带来的诸多问题,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率先打响取消公摊面积的第一枪,明确从5月1日起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随后,湖南省衡阳市也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类似政策。此外,包括广州、杭州、长沙和厦门在内的多个城市虽然未明确取消公摊,但也通过放宽对赠送面积限制、优化阳台等方式提高实际得房率。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广泛支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取消公摊计价有利于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也认为,按套内面积计价使购房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有利于市场正常化和透明化。
影响与挑战:房价、物业费与税费的变化
取消公摊面积制度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房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以一套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公摊面积20%的商品房为例,如果总价为800万元,取消公摊后,实际计价面积将从100平方米减少到80平方米,单价则从每平方米8万元上涨至10万元。然而,这种价格上涨更多是计价方式变化带来的数字游戏,从资产角度来看,这有利于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其次,物业费和税费的计算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目前,物业费和税费通常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包括公摊部分。取消公摊后,这些费用将改为按套内面积计算,虽然每月每平方米的费用可能会上涨,但业主实际支付的年物业费总额将保持不变。这种变化使得费用计算更加透明,减少了因公摊面积不透明带来的纠纷。
未来展望:零公摊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零公摊时代的到来将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他们将获得更清晰、透明的购房体验,实际所得即为房本标注面积,避免了因公摊面积不透明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对于尚未购房的人群,取消公摊意味着不再需要为额外的公摊面积支付费用,减轻了经济负担。
然而,这一改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发商需要重新规划和设计住宅项目,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政府则需要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防止出现新的市场乱象。此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改革平稳过渡,也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结语:迈向更公平透明的房地产市场
公摊面积制度的改革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回应了民众对公平和透明的诉求,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公平、透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