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空军的最高学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空军的最高学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作为空军的最高学府,主要培养空军中高级指挥军官、参谋军官和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坐落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空军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创建于1958年9月12日,由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发展而来,位于北京市西郊著名的颐和园昆明湖畔,占地面积621亩。作为空军的最高学府,学院主要培养空军中高级指挥军官、参谋军官以及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具有空军特色的军事学科体系,涵盖军事思想、军事历史、战略、战役、战术、作战指挥、军事运筹、军事教育训练、军队管理、军队政工、后勤、装备、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共设有21个学科专业。学院拥有14个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其中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3个军队“22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拥有一批全军知名的专家、教授,现有教授、研究员50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00多名。其中,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和全军优秀教师16名,空军首席专家、空军级专家和空军教书育人名师12名,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88名。
教学与科研设施
学院的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形成了以空军战役战术实验室为中心,重点学科实验室为支撑,各专业教室为辅助的教学、实验体系。学院拥有条件优良、功能齐全的教学楼、空军战役训练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军体馆、游泳馆、运动场。学院已建成千兆以太校园网,并连入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可进行网上教学、科研、办公。图书馆数字资源容量达到12T,建有全军院校图书馆联合书目中心和空军院校联合数字图书馆,为机关、部队和院校提供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科研成果
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完成国家、军队和空军重点课题175项,编写各类教材260多种,出版专著、译著180余部,在军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获得国家、军队和空军级奖励530多项。学院创办有《空军军事学术》《外国空军军事学术》《空军领航》等学术期刊,其中《空军军事学术》是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在军内享有较高声誉。
专业设置
学院的主要学科专业包括空军战役学、空军战术学、空军作战指挥学、空军后勤学、军事历史、军事运筹、军队管理、军队政治工作等。具体专业方向包括:
空军领航指挥:培养航空兵团(营)职领航指挥、参谋人员。招生对象为空军领航系统的营(连)职指挥、参谋人员。学制一年,毕业学员适于担任航空兵部队团职领航主任等。
空军指挥自动化:培养空军军以上机关自动化指挥参谋人员。招生对象从事空军指挥自动化工作的营(连)职指挥、参谋人员。学制一年,毕业学员适于担任空军军以上机关的自动化指挥干部。
航空兵参谋业务:培养空军航空兵师、团、飞行学院和陆航机关作战、情报、训练、军务参谋。招生对象为空军航空兵部队和飞行、领航学院的连排职干部。学制一年或两年(大专),毕业学员适于在航空兵军以下部队机关和院校机关从事参谋工作。
航空兵参谋业务(大专):培养空军航空兵师、团司令部参谋人员。招生对象为航空兵飞行员。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信息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报效国家的有志青年和军官参考了解(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正式招生文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