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好人》:一部未能打动观众的喜剧
《爆款好人》:一部未能打动观众的喜剧
2024年国庆档,由宁浩和徐磊联合执导的喜剧电影《爆款好人》正式上映。这部备受期待的作品,不仅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之《北京你好》单元以及《我和我的家乡》之《北京好人》单元的故事,还汇聚了葛优、李雪琴、杨皓宇等实力派演员。然而,这部融合了短视频、流量等现代元素的电影,却未能在激烈的国庆档竞争中脱颖而出,票房仅418.8万元,口碑也未能赢得观众的认可。
影片讲述了出租车司机张北京(葛优饰)因儿子婚礼致辞权被取代而心情郁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单身母亲小琴(李雪琴饰)发生争执,这一幕被路人拍成视频并上传网络,张北京意外走红,成为网络红人“维权哥”。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和流量让张北京体验到名利双收的感觉,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最终,他意识到保持内心的善良和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张北京”系列的延续,葛优再次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京味”小人物形象。张北京的贫嘴、好面子,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都让人联想到宁浩早期作品中的“顽主”形象。然而,与《顽主》《编辑部的故事》等经典作品相比,《爆款好人》中的张北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长片叙事中,这个角色的设定显得有些尴尬,他的烦恼更多是个人情感层面的问题,与普通观众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
影片试图通过张北京的故事,展现互联网时代的荒诞与现实。短视频浪潮、网红崛起、流量造假、网络暴力等话题,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然而,这些元素的呈现却显得过于表面化,缺乏深度和独到的见解。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言:“电影对于互联网生态的呈现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观众对于这些套路已经司空见惯,没什么新鲜感。”
从票房和口碑来看,《爆款好人》显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影片在国庆档上映,面对《志愿军:存亡之战》《749局》等强片的竞争,其418.8万元的票房成绩显得格外惨淡。观众和影评人的评价也普遍不高,认为影片过于依赖短视频式的碎片化叙事,缺乏逻辑性和深度,导致观影体验不佳。
究其原因,影片的失败在于创作与生活的脱节。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过去的京味喜剧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而《爆款好人》虽然试图延续这种风格,但却显得生硬和做作。”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和对话,都让人感觉是在刻意迎合当下热点,而非自然地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
《爆款好人》的失败给创作者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不能忽视内容的质量和深度。只有真正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才能赢得观众的心。正如一位观众所言:“电影应该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尽管《爆款好人》未能成为预期中的“爆款”,但它无疑为未来的喜剧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容的深度和真实性,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每一位电影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