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美国如何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
一战后美国如何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条约建立的国际秩序。在这个体系中,美国通过外交手段逐步挑战并最终取代了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决策。
美国到底什么时候接替英国成为世界老大?一般认为从二战后,也就是雅尔塔体系确立后,随着冷战展开,美国正式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其实,作为新兴强国,美国的经济、工业实力在19世纪末就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那为什么又过了半个世纪美国才成为新的世界霸主?这就要说到深刻改变世界格局的两次世界大战了,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格局演变。
我们知道,美国在一战中后发制人,为协约国最后赢得战争做出很大贡献,而且大发战争财。从这个时候起,美国就开始加入争霸世界的行列。美国人很清楚,当世界霸主首先要取得欧洲的主导权,一战后德国倒下了,欧洲主要控制在英法手中,这是美国称霸世界首先要扫除的障碍。
如果说罗斯福领导美国赢得二战并确立了美国在战后世界霸主地位,那么,威尔逊则带领美国赢得一战并为美国后来角逐世界霸主打下坚实基础。
威尔逊的政治理念在当时看来有点理想主义,但应该承认,他确实为美国制订了一个适应时代的外交战略,而且威尔逊当年就毫不含糊地提出美国应该成为世界领袖。
1919年,威尔逊兴冲冲跑到巴黎开会,他不仅是第一个出访欧洲的在任美国总统,而且在巴黎呆了足足半年。期间,威尔逊孜孜不倦推销他的十四点和平主张,费尽心机筹建国联,总统亲自起草盟约,一字一句斟酌。没想到,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否决了入盟提案,美国自己都没
加入国联,威尔逊算是白忙活了。
这里面当然有美国政体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当时英国伙同法国排挤美国,英国人不傻,很清楚美国人想借这次机会介入欧洲。美国人来势汹汹,如果再让他“主持”国联工作,大英帝国那个时候就可以让位了。
其实美国当时对英法的弄法也看不惯,威尔逊主张民族自决,英法从德国和奥斯曼帝国手中接收的殖民地,不管叫委任统治地还是什么托管地,美国就愿不承认。
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在北非、东南亚还是中东地区,这些地方的独立运动和矛盾冲突都少不了美国人的身影。
另外,威尔逊提出的海洋自由明显针对英国,就是要打破英国的海上霸权,毫不掩饰美国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企图。
虽然第一次冲击世界霸主没能成功,美国还是有很大收获的,至少和英法平起平坐,而且还成了它们最大的债主。美国人“从实力地位出发”强势表明,以后别说在世界范围,就是欧洲的事务也不能英法说了就算。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代表协约国和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签了一系列惩罚性条约,形成所谓的凡尔赛体系,美国则单独和德国等国签约,为之后介入欧洲埋下伏笔。1921年,美国召集当时的列强到华盛顿开会,名义上是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当时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让大家都受不了了,美国人要以领袖的姿态出面平衡。
当时还有一个让美国焦虑的问题,那就是存在20年之久的英日同盟,按说这两个岛国相距万里之遥,不该弄到一块,主要是当时为了共同遏制沙俄向远东的扩张,现在沙俄不存在了,英日同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其实两国特别是日本对这个同盟仍很热心,非常希望延续下去,看来日本人从这个英日同盟里得了不少好处。
站在美国的角度看英日同盟,这个确实有点麻烦,要知道英日都是当时的海军强国,美国就算财大气粗,当时要想达到两国海军力量总和也非常困难。
按照美国人的布局,英日不该结盟而应该各司其职,英国充当美国在欧洲的桥头堡,日本充当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美国一旦有需要还要各自充当排头兵、马前卒。
于是,华盛顿会议搞出一个四国条约,美国拉着法国掺和进来,英日同盟就这样被美国人一手埋葬了。和九国公约交还山东权益一样,日本人当然不甘心,但也毫无办法,毕竟还没有到跟美国撕破脸的“实力地位”。聊以自慰的是,列强承认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也就是从德国手中继承的那些岛屿。
美国人乘胜追击,又通过
《五国海军条约》让英国正式承认了两国海军力量对等原则,毫无疑问,这是美国外交的又一大胜利,标志着大英帝国长期的海上优势地位从此终结。
按照这个条约,日本虽然没能和英美一争高下,海军八八舰队计划也受到限制,但总算跃居第二梯队,主力舰总吨位超过法国、意大利这两个传统的海军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人也该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