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医生困境与改革:高强度低收入下,王辰院士建议提待遇
规培医生困境与改革:高强度低收入下,王辰院士建议提待遇
“每天早晨7点到7点半之间,他们就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即便不值夜班不加班也要到下午六点多下班。”这是某医院规培医生小青的日常。她每天工作最晚要到10点左右,最辛苦的是值夜班。“有时候一晚上都睡不了。比如在心内科面对的都是术后的病人,每半个小时都会有病人喊手疼,要处理异常、安抚病人。”
这是中国规培医生的日常。他们处于医生和学生之间的尴尬身份,工作强度大、收入却相对较低。根据丁香园对3023位参加过规培的医生的调查,55.8%的受访者工作时长在8-10个小时,18.6%受访者工作时长在10-12个小时。28.3% 的人认为规培期间比本院住院医师工作强度大、时间长,55.6% 人认为和住院医师工作强度时间差不多。
然而,与高强度的工作相比,规培医生的收入却显得微薄。在丁香园调查的3000多名规培受访者中,近七成规培生表示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下。对于专硕规培生来说,这一情况更为严峻。调查显示,84%的专硕规培生月收入不足1000元,其中甚至有20%的专硕规培生出于各种原因没有收入。
面对这样的现实,规培医生们最焦虑的还是就业问题:培训结束后能不能入职所在医院。根据丁香园的调查数据,超6成规培受访者认为规培结束后无法留院工作。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显得更加沉重。
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王辰院士提交了“关于将毕业后医学教育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轨施行”的提案。他建议取消医学院毕业生专硕考试,探索推行住培与专硕、专培与专博一体化的医师培养模式,并将规培学员的待遇从目前的每人每年3万元提高到至少5万元。
此外,一些医院也在尝试改善规培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2024年规培招生简章中提出,招收对象可以享受“在职员工同等标准的值班费、节日加班费、高温费、交通补贴、饭贴等绩效津贴”。北京协和医院也提出,培训人员、外单位委托培训人员和自主培训人员,根据“同工同酬”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享受同等待遇。
尽管规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初衷是好的。自2014年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10年来,我国已累计规范化培训医师110万人,这个数字占我国临床医师总数的四分之一。规培制度帮助医学生迅速从书本学习阶段过渡到临床实践阶段,为医疗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要完善现行规培制度,需要高校加强与本地区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的联系,建立紧密型教学关系,促进区域医学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将涉及到业界、学界和政府多方努力,势必是一个长期调整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规培医生是医疗事业的未来,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值得我们关注和尊重。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规培制度能够不断完善,让这些未来的白衣天使们在奉献的同时,也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