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剧: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
古诗剧: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骆宾王的《咏鹅》是许多中国人童年的启蒙诗。如今,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古诗剧。
古诗剧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示范剧,它以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为基础,通过挖掘和拓展古诗中的叙事成分,创造出具有鲜明角色和冲突性情节的小型剧本。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戏剧课程,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机会。
在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第三届戏剧教育研讨会上,古诗音乐剧《向天歌》作为最新教育示范剧进行了展演。该剧用一个科幻的情境串起了15个古诗剧,用古诗向外星人展现地球文明。《咏鹅》《游子吟》《静夜思》等古诗被发展成几分钟的微型剧,每个剧目都创作出至少两个性格鲜明的角色,以及有一定冲突情节的剧本。有的剧目还汲取了古诗中展现的两难问题,刺激观众思考。
古诗剧在语言上保持了古诗的韵文特色,同时配以音乐、舞蹈,布景因地制宜,适应各种条件的舞台空间和戏剧课堂。这种创新演绎方式不仅让古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在参与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古诗的内涵。
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教授在研讨会上指出,“演剧就是演人生”,戏剧教育对于人生生涯与成长有重要意义。用古诗作剧,需要将古诗“再创造”,使其“一生二,二生三”。这种创新演绎方式不仅让古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在参与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古诗的内涵。
古诗剧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戏剧课程,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机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广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古诗剧正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新亮点。
厦门大学助理教授许昳婷认为古诗剧具有叙述性、可复制性、再创造性,不仅面向学生,对家长也有教育意义。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尼则表示,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剧作家都以诗文作剧,从中国古典诗文中汲取精华作成戏剧,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形式。古诗剧取材于青少年耳熟能详的故事,青少年能够在扮演中打开心灵,爱上戏剧;古诗音乐剧的演出基于对古诗的理解,载歌载舞,充满韵律,令人赏心悦目。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广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古诗剧正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新亮点。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文化自信和团队协作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诗剧将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更多的孩子在戏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