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中维股权揭秘:从千亿神话到停产转型
科兴中维股权揭秘:从千亿神话到停产转型
2024年1月,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医药行业:科兴中维宣布停产新冠疫苗。这家曾凭借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创下年销售额超千亿元奇迹的企业,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市场萎缩的现实。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全球疫情形势的变化,也揭示了疫苗产业背后复杂的利益格局。
股权结构:谁掌控着科兴中维?
科兴中维是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生物”)的子公司,专注于疫苗研发和生产。其股权结构如下:
- 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有59.24%股份,是最大股东
- 中国生物制药:持有15.38%股份
- 科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2.69%股份
- 维梧资本:持有6.345%股份
- 永恩国际有限合伙企业:持有6.345%
值得注意的是,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股东中包括多家外资机构:
- SAIF Partners IV:由日本软银和美国思科共同创立,持股15.07%
- CDH Utopia Limited:鼎晖投资旗下子公司,持股8.39%
- Prime Success, L.P.:永恩资本,持股8.25%
- Vivo Capital:维梧资本,持股8.25%
- 1Globe Captal LLC:环球资本,持股4.69%
这些外资股东通过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科兴中维的股份,分享着疫苗业务带来的巨大收益。
收益分配:新冠疫苗带来的暴利
2021年,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为母公司科兴生物带来了惊人的收益:
- 销售额达193.75亿美元(约合1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4.36%
- 实现净利润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7572%
然而,随着疫情消退,新冠疫苗的需求大幅下降。2022年,科兴生物的销售额降至15亿美元,同比下滑92%;净利润仅为1.14亿美元,同比下滑99%。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进一步降至1.4亿美元,同比下降88%。
尽管如此,科兴生物的股东们仍获得了可观的回报。以中国生物制药为例,作为科兴生物的第二大股东,其2021年从科兴生物获得的投资收益高达136.3亿港元。
未来展望:转型与挑战
面对新冠疫苗业务的萎缩,科兴生物正在积极转型。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在其他疫苗和生物医药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例如,其甲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产品在全球市场持续扩张,二价肠道病毒灭活疫苗也已在国内获批临床。
然而,科兴生物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一方面,全球疫苗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公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以应对新出现的病毒变异。此外,2024年1月,Alternative Liquidity Index LP曾提出以每股0.03美元的价格收购科兴生物股份,但被董事会拒绝,显示出公司股价可能被低估。
结语
科兴中维的股权结构反映了全球资本对疫苗产业的布局。在新冠疫苗热潮中,科兴中维的股东们获得了巨额回报。然而,随着疫情消退,疫苗企业需要面对市场萎缩的现实。科兴生物正谋求转型,但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疫苗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企业利益,也牵动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