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牛津研究揭示炎症促癌机制,这些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2: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牛津研究揭示炎症促癌机制,这些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

2024年7月,牛津大学在《自然 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慢性炎症与白血病之间的直接联系。研究团队发现,慢性炎症是白血病的重要驱动因素,并且这一关联与关键基因TP53的突变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炎症与癌症关系的理解,还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炎症,作为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通常是一种保护机制。然而,当炎症状态持续存在时,它就可能从“保护者”变成“破坏者”。慢性炎症之所以能促进癌症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

首先,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会刺激细胞增殖。细胞增殖需要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而每次细胞分裂都会伴随着DNA的复制。DNA复制过程中,虽然有严格的校对机制,但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如果不能被及时修复,就可能积累成基因突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的生长失控,最终发展成癌症。

这一过程在多种癌症中都有体现。例如,从肝炎到肝癌的发展通常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路径。据统计,约8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史,78%的原发性肝癌是由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同样,慢性胰腺炎患者中约80%最终发展为胰腺癌,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8倍。

除了上述炎症类型,还有一些常见的炎症也需要引起重视:

  • 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通过“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路径发展成癌症。
  • 宫颈炎:虽然宫颈炎本身不会直接癌变,但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有利于HPV感染,而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面对这些潜在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来降低炎症反应:

  • 饮食调整:多摄入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如深色果蔬(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咖啡、茶和全谷物。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过量饮酒。

牛津大学的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炎症与癌症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联系。通过及时治疗和管理慢性炎症,我们有可能降低癌症的风险。未来,针对炎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可能会成为癌症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