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岚团队&华纳药厂:抗抑郁新药研发大突破
胡海岚团队&华纳药厂:抗抑郁新药研发大突破
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其治疗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近期,中国科研团队在抗抑郁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科学突破:揭示氯胺酮抗抑郁机制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双脑中心胡海岚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氯胺酮作为快速抗抑郁药物的脑区特异性作用机制。该研究进一步回答了外侧缰核为什么成为了氯胺酮作用首先靶向的脑区,揭示了该脑区特异性作用的神经基础,并描述了从外侧缰核到海马脑区之间上下游信号通路的联系。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团队提出的以外侧缰核NMDA受体为核心的氯胺酮抗抑郁作用脑机制理论体系,还为研究氯胺酮的抗抑郁神经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临床上氯胺酮的用药策略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临床突破:华纳药厂新型抗抑郁药物完成I期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华纳药厂宣布其研发的新型抗抑郁药物ZG-001胶囊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展现出革命性的优势。该药物具有全新结构,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彻底解决了传统抗抑郁药起效慢的缺陷。临床前研究表明,ZG-001单次口服给药后可快速提高脑内pTrkB的表达,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快速、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ZG-001相比现有用药展现出了革命性优势,未来有望发展成为新一代安全性高、快速起效的全球First In Class抗抑郁药物。而且,安定医院作为临床研究单位,选择成立项目公司方式开展后续研究,进一步佐证产品的惊艳表现,看好未来潜力。在双方合作之下,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将提速,有望尽快填补百亿级别抑郁药物市场空白。券商预计,产品上市后的销售峰值有望达到20亿元。
市场现状:抗抑郁药物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抑郁症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患病率也在不断攀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为18%,即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患者人数或将超过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和,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排名第一的疾病。从国内来看,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我国患病人数约9500万,人群庞大。《柳叶刀· 精神病学》2019年发表文章,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12个月患病率为3.6%。
抑郁症还具有高复发的特点,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会在疾病发生后的2年内复发。庞大的治疗人群为全球抗抑郁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推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未来,预计随着抑郁症就诊人数上升和抗抑郁药物相继获批,其市场规模还将迎来进一步增长,到2028年,有望突破170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2年上升至150亿元,同比增长17.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虽然具有庞大的抑郁症患者群体,但抑郁症就诊率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占比不足10%,充分治疗率更是仅有0.5%,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由此可见,我国抑郁症就诊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抗抑郁药物潜在需求尚未得到完全释放,市场可挖掘空间大。
未来展望:为抑郁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为抗抑郁药物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抑郁症这一困扰人类已久的精神健康问题,终将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