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保卫黄河》:冼星海与光未然的不朽之作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7: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保卫黄河》:冼星海与光未然的不朽之作

1939年,延安的一间简陋窑洞里,一场伟大的音乐创作正在诞生。著名诗人光未然躺在病床上,用五天时间创作了一首长诗。当这首诗被朗诵给作曲家冼星海听时,他激动地表示:“我有把握把它谱好!”仅仅六天后,一部传世之作——《黄河大合唱》就在延安首演,其中第八乐章《保卫黄河》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01

两位艺术家的相遇

1939年初,光未然因行军时坠马受伤到延安治疗,冼星海前去探望。两人曾联手创作过《高尔基纪念歌》等抗战歌曲,如今在病房中,他们期待着再度合作。病床之上,光未然忍着剧痛,构思着这部宏大作品的歌词。黄河对民族的哺育、黄河的屈辱与呻吟、黄河的觉醒与怒吼……诗人的情感如黄河浪涛一泻千里,5天时间,400多行诗句一气呵成,《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词就此诞生。

02

创作过程的艰辛与激情

早春的延安十分寒冷,生活也异常艰辛。冼星海在窑洞里连续创作六天六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他的夫人钱韵玲回忆说:“我们用一小盆炭火取暖,我有时看他写累了,就煮一点红枣给他吃。那时候延安的木炭还是很缺乏的,夜深人静时,炭火熄了,窑洞里非常冷,但星海的创作热情却比火焰还要热!”

03

首演的成功与影响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称其“百听不厌”,周恩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茅盾评价道:“它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鄙吝全消,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04

历史意义与传承

《黄河大合唱》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一面精神旗帜。它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用音乐的力量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在和平年代,这部作品依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激励着我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8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聆听《保卫黄河》时,仿佛能听到那段同仇敌忾、救亡图存的抗日烽火岁月。这首作品不仅是冼星海和光未然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