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50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涉案资金超129亿
公安部公布50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涉案资金超129亿
10月25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专项行动的最新进展。会上,公安部公布了第二批50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和App名称,再次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自今年2月公安部部署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取得了显著战果。据统计,截至目前,共破获相关案件574起,打掉犯罪团伙24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385名,查明涉案资金高达129.5亿元。
典型案例曝光
在专项行动中,多地警方成功破获多起重大诈骗案件。例如,吉林警方捣毁了一个跨国诈骗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安徽警方打掉一个通过邮寄诈骗宣传单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扣押大量印刷辅材;浙江警方破获“中华国际梅花协会”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2名,查明涉案资金5800余万元。
诈骗手法揭秘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但其核心套路却有迹可循。诈骗分子通常打着国家、民族的旗号,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虚假的国家项目,如“圆梦行动”“盛世中华”“中国共富”等,通过网络平台推广虚假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诱骗群众参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分子还会开发专门的诈骗App,利用网络会议进行“洗脑”培训,通过发展下线、收取“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等方式实施诈骗。这些诈骗活动往往与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似,幕后金主和团伙窝点藏匿境外,资金转移和通信联络都隐匿于网络,给侦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公安部提醒
公安部提醒广大群众,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凡是遇到以“扶贫”“养老”“民族大业”“慈善富民”等为噱头,要求缴纳“会费”“解冻费”“投资款”并承诺高额回报的情况,都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不要转账,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转发、鼓动、宣传民族资产解冻类信息,或者招募会员、组织人员非法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查处。
下一步,公安部将继续保持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广大群众要切实增强识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