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官职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官霸”
三国名将官职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官霸”
三国时期,谁的官最大?关羽的前将军竟然只排第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三国名将的官职排名,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官霸”。
三国官职大盘点
三国时期的官职体系非常复杂,不同国家的官职名称和地位也不同。一般来说,三国时期的军事官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大将军:三国时期地位最高的军事官职,有时甚至超越三公。例如,蜀汉的诸葛亮和魏国的司马懿都曾担任过大将军。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这个职位在三国时期非常重要,例如蜀汉的马超就曾担任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例如蜀汉的张飞就曾担任车骑将军。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这个职位在三国时期也非常重要,例如魏国的曹洪就曾担任卫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这四个职位在三国时期非常重要,例如蜀汉的关羽就曾担任前将军。
征东/南/西/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例如魏国的司马懿就曾担任征西将军。
镇东/南/西/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例如吴国的陆逊就曾担任镇西将军。
安东/南/西/北将军: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平东/南/西/北将军: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除了这些主要的军事官职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例如: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
都督: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如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
杂号将军:因有军功者众多,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作为官职,名号之间无上下级关系。例如军师将军、领军将军等。
名将官职大盘点
让我们来看看几位代表性名将的官职变迁和背后的故事:
关羽:从“万人敌”到前将军
关羽是蜀汉的名将,以勇猛著称,有“万人敌”之称。在官职上,关羽曾任前将军,位列第五。不过,关羽的官职虽然很高,但实际权力可能不如某些杂号将军。例如,诸葛亮虽然只是丞相,但实际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从太傅到实际掌权者
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以智谋著称。在官职上,司马懿曾任太傅,名义上是皇帝的老师,地位很高但无实权。然而,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的实际大权,成为魏国的真正“官霸”。
陆逊:吴国的上大将军
陆逊是吴国的名将,以智谋和谨慎著称。在官职上,陆逊曾任上大将军,这是吴国特有的高级军职。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夏侯惇:魏国的大将军
夏侯惇是魏国的名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在官职上,夏侯惇曾任大将军,这是三国时期最高的军事官职。夏侯惇在曹操创业初期就跟随左右,是魏国的开国元勋。
官职与权力:三国时期的复杂关系
在三国时期,官职与实际权力并不完全对应。例如,关羽的前将军虽然官职很高,但实际权力可能不如诸葛亮。同样,司马懿虽然只是太傅,但实际权力却远超大将军。
此外,三国时期的官职体系还受到政治斗争和军事形势的影响。例如,魏国的司马懿通过政变掌握了大权,而吴国的陆逊则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边缘化。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想穿越回三国当个“官霸”?别急,先来看看这些名将的官职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