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玛尔挡水电站:高原上的绿色能源明珠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5: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玛尔挡水电站:高原上的绿色能源明珠

2024年12月31日上午10点08分,随着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并网发电,玛尔挡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这一刻,5000多名建设者在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经过1300多个日夜的拼搏奋斗,终于将这座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从蓝图变为现实。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总投资约230亿元,总装机容量达232万千瓦。水电站的全面投产,不仅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标志着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一体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进入新阶段。

01

高原上的技术创新

玛尔挡水电站的建设历程,是一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壮丽史诗。在这段历程中,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将一座座高山峡谷变成了现代化超级工程,将黄河上游的丰富水能资源转化为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大坝填筑是水电站建设的关键工程。玛尔挡水电站地处高原,冬季漫长且寒冷,每年冬季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氧气含量更是不足内地的60%,恶劣的条件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劳动者的体能严重下降。面对高原高寒、地质复杂等困难,玛尔挡公司创新运用多项新技术,攻克高海拔大坝填筑、冬季施工等世界级难题,确保水电站建设高效有序进行。

玛尔挡公司副总经理李红心牵头开展胶凝砂砾石在坝体填筑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坝肩微地形整形处理的研究,以及智能监控系统在大坝填筑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坝基岸坡处理采用胶凝砂砾石填筑的关键技术和大坝填筑智能碾压施工工艺,提升了坝体填筑速度,碾压一次达标率100%。这项技术使国内在建的首座200米级高海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提前110天填筑至3255米高程,取得了大坝填筑月最高上升速度达25.2米、月沉降速率3毫米的优异成绩。

针对面板坝为高海拔、严寒地区、狭窄河谷的高面板坝且筑坝条件差等困难,玛尔挡公司采取趾板混凝土采取暖棚法及通温水冷却措施、挤压边墙采取伴热带加热及棉被覆盖保温等措施,将原设计的4个月冬歇期转化为施工期,混凝土施工质量单元评定合格率100%、优良率超93.6%,有效提升了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进度。

针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较可研工期缩短近8个月这一实际,公司提出了优化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组装工位布置及设计和调整施工工序等总体思路,通过增设超大件组装工位、实行座环机加工与风罩壁及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同步施工、调整检修排水现浇廊道为预制钢廊道和尾水肘管混凝土支墩为钢支墩等技术措施,大大缩短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直线工期,仅用15个月将5号机组混凝土浇筑至发电机层,提前40天将5台机组座环蜗壳及以下埋件全部安装完成。

02

绿色能源的贡献

玛尔挡水电站的全面投产,将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水电站全部投产后,平均年发清洁电量达73.04亿千瓦时,可满足182.5万个年用电量为4000千瓦时的家庭用电需求。这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为青海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同时,玛尔挡水电站还是国家“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通过“西电东送”,水电站将有效缓解中部地区大城市用电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0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玛尔挡水电站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水电站采取“边施工、边恢复”措施,投入资金1.5亿元,补植移栽青海云杉、祁连圆柏58000多株,转运渣料160多万立方米,复绿250多亩,实现了施工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指数达到100%以上。

水电站大坝底端安装两套升鱼装置,鱼儿们“坐电梯”升上来后会通过遛鱼槽进入分拣室,最后被专门的运鱼车送到上游的保护区放流。大坝旁专门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能有效补偿黄河流域珍稀鱼种数量,保持黄河流域水生生物的平衡。

玛尔挡水电站大坝蓄水所形成的水库,可发挥“生态稳压器”作用,可显著增加库区的湿度和降水,形成新的湿地生态系统,有效稳定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三江源保护区内的各种水生生物、两栖动物和涉水鸟类的生存环境。

04

未来展望

以玛尔挡水电站为核心,国家能源集团正在打造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一体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基地将集水能、风能、光能于一体,通过多种能源的互补开发,为国家和青海省提供更加稳定、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这不仅将推动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为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玛尔挡水电站的成功建设,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水电站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它不仅是一座水电站,更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新地标,承载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汗水,也寄托着国家和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