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蔬菜真的致癌?专家揭秘真相
腌制蔬菜真的致癌?专家揭秘真相
“腌制蔬菜致癌”这个话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频繁食用腌菜会增加消化道癌症的死亡风险。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虞伟明主任医师也指出,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那么,腌制蔬菜到底有多大的致癌风险呢?专家们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腌制蔬菜是将新鲜蔬菜放入浓盐水中腌制、发酵,从而延长蔬菜的储存期以及提升蔬菜的口感。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腌制蔬菜可能会增加出血性中风和食道癌死亡风险!
该项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440,415名年龄在30-79岁、无重大慢性疾病的参与者,并平均随访10年。数据结果表明,与不吃腌制蔬菜的人相比,每周食用腌制蔬菜1~3天人群的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高32%。此外,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与消化道癌症死亡风险较高相关,其中主要跟食道癌相关。经常食用腌制蔬菜的参与者死于食道癌的风险高出 45%。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盐。而高盐饮食会让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此外有研究认为, 高浓度氯化钠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发生萎缩、肠化,提高了胃癌的患病风险。过量摄入盐还会损害肾脏,影响肾功能,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推荐摄入量最多别超过5克。而实际上我国人均每天吃盐量超过10.5克!是健康标准的两倍还多。这也可能与我们爱吃腌菜有一定关系。
腌菜中不但高盐,还可能存在亚硝酸盐(2A类致癌物,即对人可能存在致癌性)。新鲜蔬菜自身含有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会在细菌和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降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使血液无法有效携带氧气,从而导致机体中毒,出现口唇、甲床等变成褐色、蓝褐色、蓝黑色,甚至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虽然腌制蔬菜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食用。关键在于如何安全食用。
控制食用量:限制食用频率,偶尔吃即可,比如每周吃1次,每次咸鱼、腊肉的摄入量不超过100克。如果当天吃腌制食品,其他菜肴中要少放盐,或者用腌制食品替代食盐,如雪里蕻炒腊肉时不额外放盐。可选购市场上低盐腌菜,一般包装上会有“减盐”或“轻盐”标识,其钠含量会比普通腌制食品减少25%以上,如轻盐榨菜等。但要注意,也不能多吃。
注意腌制时间:腌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若腌菜没有“腌透”,亚硝酸盐含量高,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此时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会被分解,逐渐下降。
烹调前水煮:腊肉等腌制肉制品烹调前用水煮5至10分钟,倒掉汤水,减少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选择蒸、煮、炒的烹调方式,避免高温煎炸,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新鲜蔬果中的维生素C是强抗氧化剂,能抑制腌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与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亚硝酸盐有清除作用。吃腌菜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能提高食品安全性,降低亚硝酸盐带来的伤害,如甜椒、西兰花、小白菜、苦瓜、冬枣、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能有效阻断亚硝胺的体内合成,另外,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排便,减少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饭后可喝点淡绿茶、酸奶,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增加身体抗氧化能力,促进代谢。
特殊人群慎食:高血压、糖尿病、胃病、肾功能损伤的人尽量少吃腌制菜、腌制食品。
腌制蔬菜虽美味,但健康更重要。合理搭配、适量食用,才能既享受美味,又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