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南南阳疯狗事件背后:狂犬病防控再敲警钟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4: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南南阳疯狗事件背后:狂犬病防控再敲警钟

近日,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被狗咬伤后不幸身亡,尽管接受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治疗,仍疑似因狂犬病发作去世。此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狂犬病防控的关注。专家提醒,虽然狂犬病可通过规范的暴露后预防(PEP)有效预防,但在处理特别严重暴露情况时,仍需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规程操作,以防止悲剧的发生。此外,对于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控,仍需加强实验室检测和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控成功率。

01

事件经过

4月21日下午6点10分左右,河南南阳市新野县上港乡赵岗村,3岁男童小星(化名)和奶奶路过一条公路时,一只哈士奇突然扑过来攻击,小星的脸、脖子、腿部多处被严重咬伤。

事发后,家人立即将小星送往医院。由于乡下缺少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家人又紧急将小星转往南阳市一家24小时犬伤处理预防接种综合门诊。在那里,医生对伤口进行了清洗,并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小星随后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5月1日,小星出院。然而,5月7日,小星开始出现体温升高、半昏迷等症状。5月8日,小星被送入南阳市妇幼保健院的ICU进行抢救。次日凌晨,小星因病情恶化,被连夜转往郑州市人民医院,但最终在转院途中停止了心跳。

02

狂犬病防控现状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初期可能出现低热、头痛、倦怠等症状,随后会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典型症状。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是100%。

目前,狂犬病的预防主要依靠规范的暴露后预防(PEP),包括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然而,这些预防措施并非100%有效,尤其是在严重暴露的情况下。

03

专家建议

南阳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科科长王庭柱表示,狂犬病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的管理、狂犬病暴露处置与医疗救治等方面未发现异常。无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疫苗,都无法确保百分之百阻断病毒感染。

王庭柱强调,如果确诊狂犬病,免疫失败可能是多重因素的结果,包括头面部伤口距离中枢神经较近、犬伤情况严重以及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大等。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狂犬病的情况发生,病毒一旦进入神经是不可逆的。

专家建议,一旦被动物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对于严重暴露(如头面部咬伤),应在7天内尽早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快速中和狂犬病毒。

04

公众认知误区

尽管狂犬病的致死率极高,但过度恐慌和疫苗滥用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据统计,中国每年狂犬疫苗使用量达1500万人份,超过全球总用量的80%,而实际上99.8%的接种者在理论上原本可以不接种。

专家指出,狂犬病的预防应基于科学评估,避免不必要的疫苗接种。同时,应加强对狂犬病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水平,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05

法律责任

在河南南阳这起事件中,咬伤小星的哈士奇至今仍未找到。小星的母亲樊女士表示,那只狗此前还咬过几人,村民曾在微信群里多次发布通知,要求发现后及时捕杀。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千秋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狗咬人造成伤害后果的,由狗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流浪狗,由该狗处于流浪状态之前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鉴于发生了被咬幼童死亡的严重后果,狗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在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之外,可能还涉嫌刑事犯罪。建议由公安机关予以追查,并根据该狗是否属于烈性犬以及其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主观状态等决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新野县公安局正在积极侦破此案。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狂犬病防控的警钟,提醒人们重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同时也呼吁加强养犬管理和立法,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