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联合国警告:全球近半迁徙物种数量下降,鱼类最危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6: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联合国警告:全球近半迁徙物种数量下降,鱼类最危急

联合国发布首份《世界迁徙物种状况》报告,揭示全球迁徙动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丧失等因素,使得近半数迁徙物种数量下降,超过五分之一面临灭绝风险。

在《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开幕之际,联合国发布首份《世界迁徙物种状况》报告,为野生迁徙物种的保护工作敲响警钟。

每年,地球上有数十亿只动物在陆地、海洋和天空中进行迁徙;它们跨越国界和大陆,其中一些甚至要在全球横跨数千英里来觅食和繁殖。通过为植物授粉、运输关键营养物质、捕食害虫和帮助储存碳,迁徙物种在维持世界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此产生重大利好。

迁徙物种整体面临威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养护监测中心撰写的这份报告不仅聚焦于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名单的1189个野生物种,还对超过3000个未列入名单的迁徙物种进行了分析。《公约》所列物种是指在其全部或大部分种群范围内面临灭绝危险的物种,或需要协调国际行动以提升其保护状况的物种。而在全球范围内,还有399个受到或濒临灭绝威胁的迁徙物种目前未被列入名单。

迁徙鱼类状况堪忧

报告发现,在这些被列入《公约》名单的迁徙物种当中,虽然对一些物种的保护有所改善,但近一半(44%)的物种正经历种群数量的下降,超过五分之一(22%)的物种更是受到灭绝的威胁。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几乎所有(97%)被列入《公约》名单的鱼类都面临灭绝的威胁;自1970年代以来,其种群数量减少了九成之多。

人类活动制造威胁

报告对这些威胁进行的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迁徙物种的减少。对包括《公约》所列物种在内的所有迁徙物种来说,过度开发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构成两个最大的威胁。研究表明,在被列入《公约》名单的物种当中,有四分之三受到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碎片化的影响,有七成物种则受到过度开发的影响,包括故意捕捞和意外捕获。此外,气候变化、污染和入侵物种也对迁徙物种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青海开展的候鸟生命线项目

需加强保护区建设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执行秘书弗伦克尔(Amy Fraenkel)强调,迁徙物种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依赖于各种特定的栖息地;而不管是在迁徙的路途中,还是在其繁殖或觅食的目的地,这些物种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当此类物种跨越国界时,它们的生存取决于所有途经国家的共同努力。

因此,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就是要对迁徙物种繁殖、觅食和中途停留的地点进行定位,并采取适当步骤予以保护。报告显示,世界上有近一万个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区域对于被列入《公约》名单的迁徙物种来说至关重要,但其中超过一半的面积没有被指定为保护区或养护区,并且有58%的受监测地点正受到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威胁。

落实行动建议

在突出许多物种所面临的严峻状况的同时,报告也指出,其种群数量的恢复仍有可能。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优先行动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并扩大努力,以解决对迁徙物种非法和不可持续的捕猎,包括对非目标物种的意外捕获;加大相关行动,以确定、保护、连接和有效管理与迁徙物种相关的重要地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以及对光、噪音、化学和塑料污染的治理。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安诺生(Inger Andersen)指出,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正在危及迁徙物种的未来。她强调,“鉴于许多迁徙动物的处境岌岌可危,我们不能再拖延,必须共同努力,使这些建议成为现实”。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作为联合国的一项环境条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迁徙动物及其栖息地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并将各国政府和野生动物专家聚集在一起,以解决世界各地陆地、水生和鸟类迁徙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需求。自1979年《公约》生效以来,其缔约国已增加到133个,遍及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

《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月12日到17日在撒马尔罕举行,被认为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通过以来最重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会议之一,这也是首次在中亚举行的全球环境条约缔约方大会。

本文原文来自联合国新闻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