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农合二十年:从“看病贵”到全民医保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4: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农合二十年:从“看病贵”到全民医保

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在全国试点推行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从最初的“农民也有公费医疗了”的喜悦,到如今成为覆盖9834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在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1

从无到有的医疗保障网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石埠子镇张靳社区的李明柱,最近因为老伴住院手术而松了一口气。28716.57元的住院治疗费用,医保覆盖了24582.08元,个人仅需支付4134元。“十年前我住院都是先付款,回头才能返钱,现在新农合(报销)不仅报得多,而且报得快。”李明柱的感慨,道出了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农合的“新”,是相对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言的。当时的合作医疗制度由社员群众和集体筹集资金,社员看病的药费由生产大队统一支付或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这种制度在70年代末发展成熟,数据显示,1971—1977年,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从20%增加到了90%。然而,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到1986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降至5.5%,农民就医自费比例高达87.44%。

为破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不起病”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各地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探索。直到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此,由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的“新农合”,第一次出现在农民视野中。

02

大病小病都要保

“34万!要不是‘新农合’,从哪弄这么多钱!”家住寿光的马玉玲说起2022年的遭遇,仍满是感慨。2022年,她的老伴因车祸住院,治疗费用高达34万元。得益于新农合的大病保险报销政策,最终他们只出了7万元。

新农合的大病保险报销,是指年度内发生的医疗费用超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限额后,个人累计负担达到一定标准的,由大病保险基金支付。在寿光市,城乡居民在一年内个人累计负担费用在1万元—10万元之间的,大病保险报销60%;个人支出超过10万元的,报销比例还会分段增加,最高赔付40万元。对于特困、低保和防返贫致贫人口,保险起付线降为5000元,报销比例比普通居民各提高5个百分点,并且取消最高封顶线。

03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新农合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近年来,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持续下降。据统计,2022年比2021年减少了2517万人。个人缴费标准的上涨是影响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从2006年的10元涨至2023年的380元,给一些农村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

此外,门诊报销的限制也影响了新农合的吸引力。在一些地方,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报销仅限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例如,周口市的城乡居民门诊统筹使用范围仅限于参保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三甲医院等不在报销范围内。

面对这些挑战,新农合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优化报销政策,提高门诊报销范围,减轻农民日常医疗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可及性,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为了弥补新农合的局限性,建议农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例如,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大病医疗费,意外险覆盖跌倒、骨折等医疗费用,防癌险专门针对癌症治疗费用。这些保险产品与新农合形成互补,为农民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新农合制度作为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新农合将在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