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高铁车厢频现温差,专家建议借鉴地铁分区调温模式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9: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高铁车厢频现温差,专家建议借鉴地铁分区调温模式

近日,关于冬季高铁车厢温度设置的问题再次引发了乘客热议。有乘客反映,某些高铁车厢温度过低,甚至达到了18℃,导致乘客感到不适。而另一些车厢则因空调故障,温度飙升至30℃,严重影响乘客休息。这一话题不仅关乎乘客的乘车体验,也折射出铁路部门在保障舒适度与节能减排之间面临的两难选择。

01

铁路部门的努力与挑战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维持车厢温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哈尔滨动车段为例,动车组机械师李洪成及其团队每天晚上都要在零下30℃的严寒中进行打温作业,确保车厢温度维持在20℃以上。这一过程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力,也体现了铁路部门为乘客舒适度所做的努力。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高铁空调系统采用顶部送风、底部排风的设计,虽然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但要精确控制温度却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冬季,当室外温度骤降时,如何在保证车内温暖的同时避免过度耗能,成为铁路部门必须面对的难题。

02

温度设置的争议与平衡

事实上,高铁车厢温度设置引发的争议并非个案。在上海地铁,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曾引发乘客吐槽,部分车厢温度甚至低于20℃。而在武汉地铁,冬季供暖温度过高又让乘客热得“暴汗”,车厢温度接近30℃。这些案例表明,公共交通工具的温度设置是一个需要精细平衡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高铁空调系统的智能控温和人工监测已经相当先进。夏季空调温度通常设置在22℃-26℃之间,而在冬季,则保持在18-20℃。这样的设置既考虑了乘客的舒适度,也兼顾了能源效率。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温度范围并不能满足所有乘客的需求。

03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面对温度设置的争议,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探索更加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上海地铁推出的“弱冷车厢”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通过将列车头尾两节车厢设置为温度稍高的“弱冷车厢”,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乘车环境。这种分区调温的方式既满足了不同乘客的需求,又避免了温度设置一刀切的弊端。

对于高铁而言,类似的分区温度控制方案同样可行。铁路部门可以考虑在列车的不同车厢设置不同的温度区间,例如,将靠近车头和车尾的车厢设定为“温暖车厢”,温度保持在22-24℃;而中间车厢则维持现有的18-20℃。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怕冷乘客的需求,也不会过度增加能耗。

当然,任何解决方案都需要时间和技术的支持。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铁路部门已经尽力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作为乘客,我们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包容。在冬季乘车时,不妨随身携带一件外套,以应对可能的温度变化。同时,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应及时向工作人员反映,以便及时调整。

04

结语

冬季高铁车厢温度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公众对出行舒适度的更高期待。这不仅是铁路部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冬季高铁车厢温度能够更加人性化,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温暖舒适的乘车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