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早期筛查让大肠癌治愈率达90%,专家详解4种筛查方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8: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早期筛查让大肠癌治愈率达90%,专家详解4种筛查方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然而,通过早期筛查,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肠癌筛查的重要性、常见筛查方法以及如何有效进行筛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01

大肠癌筛查为什么重要?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效果。根据最新研究,通过筛查发现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02

常见筛查方法有哪些?

  1. 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最准确的筛查方法,被称为“金标准”。通过一根柔软的光纤管,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整个大肠内部情况,并在必要时取样活检。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不适,但其准确性最高,可以发现早期病变和息肉。

  2. 粪便隐血试验: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液来判断是否有肠道出血的可能。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筛查,但敏感性较低,可能漏诊。

  3. CT结肠成像:也称为“虚拟结肠镜”,通过CT扫描生成大肠的三维图像。这种方法无创,但敏感性略低于结肠镜,且无法进行活检。

  4. 粪便DNA检测:这是一种新型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DNA异常来发现癌症。这种方法准确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03

不同人群如何安排筛查?

  • 一般人群:从45岁开始进行大肠癌筛查,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或每年进行粪便隐血试验。

  • 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慢性肠道炎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 特殊人群:如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在亲属确诊年龄提前10年开始筛查;对于有多个一级亲属患病的,应从30-35岁开始筛查。

04

如何做好筛查准备?

  1. 结肠镜检查前:需要清空肠道,通常需要在检查前一晚服用泻药,并在检查当天禁食。检查时可能会使用镇静剂,因此需要有人陪同。

  2. 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3天避免食用红肉、动物血等可能影响结果的食物。

  3. CT结肠成像:同样需要清空肠道,但不需要禁食。

  4. 粪便DNA检测:无需特殊准备,但需要按照说明书正确采集粪便样本。

05

筛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 结肠镜检查后可能会有轻微腹痛或排气,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

  •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进行结肠镜检查确认。

  • CT结肠成像和粪便DNA检测阳性结果也需要通过结肠镜进行确诊。

大肠癌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并遵医嘱定期进行筛查。记住,预防胜于治疗,早期发现是战胜大肠癌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