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详解:手部受伤后的正确急救步骤
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详解:手部受伤后的正确急救步骤
手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部位之一,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双手的参与。然而,手部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介绍,手部受伤后的正确急救处理至关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保护我们的双手健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表现突出,在全国1414家综合性医院中排名第五十五,四级手术排名第二十四位,CMI排名第五十八位,连续四年取得新突破,持续领跑黑龙江省公立医院。这充分展示了其在医疗领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那么,当手部受伤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呢?专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脱离损伤源
首先,要立即脱离导致伤害的源头。比如,如果是被锐器割伤,应立即远离锐器;如果是被烫伤,要迅速将手部移离热源。
止血包扎
止血是手部急救的重要环节。对于小伤口,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止血。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较多,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料或衣物进行加压包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云南白药等粉状物止血,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清创手术。
在包扎时,要根据受伤部位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常用的包扎方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和“8”字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腕部、踝部、颈部等身体粗细相等部位的伤口。先用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然后用绷带环绕一圈,第二圈将第一圈斜出一角压入环形圈内,每圈盖住前一圈,最后固定绷带末端。
螺旋包扎法:适用于肢体上、下粗细相等,伤口较大、较长的部位,如上臂、躯干等。先用敷料覆盖并固定伤口,然后在伤口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圈固定起始端,从第三圈开始,每环绕一圈压住前一圈的1/2或1/3,最后固定绷带末端。
“8”字包扎法:适用于手掌、手背、足部、踝部、肘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先用敷料覆盖并固定伤口,在腕部环形包扎两圈固定起始端,然后在手背与腕关节之间做“8”字形包扎,最后在腕关节处环形包扎两圈并固定绷带末端。
局部固定
在止血包扎后,需要对受伤的手部进行局部固定,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以使用夹板或硬纸板等物品,将手部固定在功能位。如果没有现成的固定材料,也可以用健侧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临时固定。
及时就医
完成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特别是对于深度伤口、大面积创伤或伴有骨折等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在就医途中,尽量保持手部抬高,以减少肿胀。
在进行急救处理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包扎前要检查伤口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应先清除再进行包扎。
包扎时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四肢伤应尽量暴露末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包扎前要做好自我防护,戴医用手套;如果用裸露的手处理伤口,包扎后要用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手部急救看似简单,但正确的处理方法却能对手部功能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提醒大家,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不仅能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及时的帮助,还能为后续的专业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让我们一起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为我们的双手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