砜吡草唑 vs 氟噻草胺:小麦田除草如何选?
砜吡草唑 vs 氟噻草胺:小麦田除草如何选?
在小麦田除草领域,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是两种常用的除草剂,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这两种除草剂进行详细对比,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选择适合的除草方案。
砜吡草唑:土壤封闭除草的利器
砜吡草唑是一种由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异噁唑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极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破坏杂草分生组织和胚芽鞘,从而达到防除效果。与传统除草剂相比,砜吡草唑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作用机理独特:砜吡草唑主要作为土壤处理剂使用,在作物播种后至禾本科杂草1.5叶期喷施,被幼根和幼芽吸收后阻断顶端分生组织和胚芽鞘生长,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广谱高效:砜吡草唑可有效防除多种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同时对小麦等作物安全,适合在推荐剂量下使用。
混配性好:能与其他麦田除草剂混合使用,扩大除草范围,提高应用灵活性。
使用量低:用药量仅为传统除草剂乙草胺的1/10左右,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
防治谱广: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作物,同时能有效防除狗尾草属、稗属等禾本科杂草以及苋属、曼陀罗属等阔叶杂草。
环境友好:水中溶解度较低(20℃时为3.1 mg/L),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风险,降低生态影响。
然而,砜吡草唑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施药器械限制较多,且连续使用易产生抗性问题。
氟噻草胺:灵活使用的广谱除草剂
氟噻草胺是拜耳开发的乙酰胺类除草剂,具有广谱的选择性,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氟噻草胺的主要特点包括:
使用灵活:氟噻草胺既可在苗前使用,也可在苗后使用,适用于多种杂草类型。
高效广谱:作为广谱的选择性除草剂,氟噻草胺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适用作物广泛:玉米和大豆在种植前和芽前处理;番茄种植前处理;马铃薯和向日葵芽前处理;玉米、小麦和水稻芽后处理。用药量最高至0.9 kg/hm2。
适配性强:氟噻草胺可与多种除草剂复配使用,如嗪草酮、特丁津、异噁唑草酮、二甲戊灵、磺草唑胺、吡氟酰草胺、吡氟酰草胺+呋草酮、莠去津、莠去津+嗪草酮、2,4-滴等。
市场表现良好:氟噻草胺自1998年上市以来,全球销售额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2.05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3%。
复配使用:优势互补的除草方案
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的复配使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除草效果。例如,砜吡草唑对大粒种子杂草效果显著,而氟噻草胺则在使用灵活性上更胜一筹。两种除草剂的复配使用,可以有效防除多花黑麦草等难除杂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的复配制剂登记较少,农民朋友在选择时需谨慎。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灵活搭配使用,以实现最佳的除草效果。
使用建议
土壤条件:砜吡草唑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适合在湿润的土壤条件下使用;氟噻草胺则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更强。
杂草类型:如果田间以大粒种子杂草为主,建议使用砜吡草唑;如果杂草类型多样,可以选择氟噻草胺。
使用成本:砜吡草唑虽然用量低,但原药成本较高;氟噻草胺则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
抗性管理:为了避免抗性问题,建议两种除草剂轮换使用或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复配使用。
综上所述,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各有优劣。农民朋友在选择除草方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土壤条件、杂草类型、使用成本等因素,灵活搭配使用,以实现最佳的除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