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专家教你正确应对鱼刺卡喉
深圳市儿童医院专家教你正确应对鱼刺卡喉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儿童耳鼻咽喉专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的医疗队伍。科室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11名,其中博士5人,硕士14人。科室现设咽喉科、鼻科和耳科三个专业组,实际开放床位41张,年住院收治3800余人次,年手术量达3300余台,年门诊量19万人次以上,急诊量约1万人次。
科室承担了深圳市及其周边地区大部分儿童耳鼻咽喉方面疾病的诊疗工作,其辐射范围甚至可达全国各地,疾病范围涵盖儿童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重症病的收治数量均达到本地区的较高水平,在儿童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日常可开展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小儿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小儿睡眠呼吸监测、婴幼儿听力筛查及诊断、助听器验配等,并开展各项儿童耳鼻咽喉常规手术、儿童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射频温控消融术、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喉显微手术及嗓音手术、鼓室成形术及电子耳蜗植入术等。
自1997年建科以来,在学科带头人李兰主任的领导下,科室开展了大量儿童耳鼻咽喉科新技术,有许多特色诊疗项目,其中儿童咽喉反流、先天性喉疾病的诊治为国内领先地位,我科为国内首次报道先天性喉裂畸形,并且是国内首先开展先天性喉裂畸形、先天性喉软化症手术治疗及“新生儿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科室,推广的“声门下球囊扩张术”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我科为国内首家儿童医院开展“电子耳蜗植入术”的科室,2003年行第一例电子耳蜗植入,先期植入患儿已有顺利考入大学的,更有优秀者被评为“南粤杰出少年”。科室实力在深圳市乃至国内小儿耳鼻咽喉科学领域处于先进水平,为我省儿童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年的砥砺前行,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一路茁壮成长,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将继续恪守“厚德、精医、团结、奉献”的院训,牢记“护佑健康,托起希望”的使命,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儿排除病痛,走向健康的明天!
错误处理方法及其危害
鱼刺卡喉是常见的意外情况,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近期,一位62岁的朱女士在吃鱼时不慎吞下一根2.4厘米长的鱼刺,随后尝试了多种土方法,包括吞饭和催吐,但都未能解决问题。她的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因呼吸衰竭被紧急送入ICU。经过CT检查,医生们发现鱼刺已经深入喉咙,情况十分危急。在全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鱼刺被成功取出,朱女士的生命得以挽救。
朱女士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课。在面对鱼刺卡喉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鱼刺卡喉处理不当危害重重。比如,鱼刺可能会刺破扁桃体、食道、气管甚至胃部,引发各种严重后果。因此,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流程
遇到鱼刺卡喉时,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鱼刺进一步深入或造成二次伤害。可以尝试轻微咳嗽,利用气流冲击可能将细小鱼刺带出,但切勿剧烈咳嗽以免损伤喉咙。如果能清晰看到位置较浅的鱼刺,可用镊子小心夹取。操作时需稳准快,避免二次伤害;如无法看清或位置过深,则不应自行处理。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出现吞咽困难、持续疼痛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使用专业工具在必要设备下安全取出鱼刺。
儿童鱼刺卡喉的特殊处理要点
儿童由于吞咽功能发育相对不完善,且常常伴有扁桃体肥大,容易发生鱼刺卡喉的情况。家长在处理时需特别注意:
判断卡刺位置:通过观察孩子的症状来判断鱼刺卡住的部位。咽部异物表现为吞咽痛、咽部异物感;食管异物则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拒食和流涎;气管异物最危险,会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
正确应对措施:
- 咽部异物:避免吞咽硬食或用手抠刺,可用汤匙柄压孩子舌头,在手电筒照射下观察是否能看到鱼刺。如果能明显看到,可用镊子或筷子夹出。如果夹不出来或找不到鱼刺,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 食管异物:由于位置较深,家长无法自行取出,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 气管异物: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在确认异物刚刚吸入时,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在进入安静期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 选择安全的食物:幼儿应避免食用带刺的鱼肉,坚果类食物应碾磨成粉或煮软碾碎后再食用。
- 培养良好习惯:教育孩子细嚼慢咽,避免大块吞食。
- 营造安全环境:家中尽量不放置硬币、纽扣电池等易被误食的小物件。
- 注意进食方式:进食时孩子应端坐,避免在跑动或哭闹时进食。
鱼刺卡喉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让孩子接触易误食的物品,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键时刻,冷静应对、科学处理,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