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药师详解: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三大疑问
瑞金医院药师详解: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三大疑问
2024年“合理用药宣传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药师针对老年人使用长效他汀类药物的常见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能缓解血管慢性炎症、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心血管风险。然而,很多老年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存在诸多疑虑,比如药物是否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是否会引发肌肉酸痛和血糖异常等。针对这些疑问,瑞金药师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肝功能损伤吗?
他汀类药物确实有较小概率引起转氨酶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肝功能损伤。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升高是由于他汀作用于肝脏,引起肝细胞代谢活动异常所致。根据现有报道与研究,他汀类药物导致严重肝损伤的案例非常罕见。
在服用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时,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不到1%。对于多数老年患者来说,使用中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即可使胆固醇水平达标。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发现转氨酶升高,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 若转氨酶升高小于正常上限1.5倍,可继续正常服用他汀药物;
- 若转氨酶升高在正常上限1.5-3倍之间,可继续服用或将他汀药物剂量减半,并继续监测转氨酶水平;
- 若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及胆红素升高,则需停用他汀药物,并重新测定转氨酶水平,评估他汀药物的使用或选用其他种类调脂药物。
他汀会引起肌肉酸痛和血糖异常吗?
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出现肌肉症状,如肌痛、乏力,但发生概率较低,约为1%-5%。横纹肌溶解是最严重的肌肉相关不良反应,但发生率极低,仅为0.01%,且通常与大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关。
如果老年患者在服用他汀后出现肌肉症状,应及时监测肌酸激酶水平:
- 若肌酸激酶升高未超过正常上限4倍且肌肉症状轻微,可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复查;
- 若肌酸激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4倍,应停用或减半服用他汀药物,恢复正常后再次评估;
- 若肌酸激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应立即停用他汀并入院治疗。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对血糖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出现在糖尿病早期阶段或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异常情况中,且常与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及患者年龄升高有关。鉴于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体获益远超过新诊断糖尿病的风险,建议老年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定期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他汀类药物的剂量。
老年人可以长期服用他汀吗?
很多老年患者担心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在发现胆固醇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后会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其实存在风险,因为血脂达标可能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停用他汀会导致血脂升高甚至反跳,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
统计数据显示,各年龄组(包括75岁以上)老年患者均能从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随访时间最长可达20年。多国血脂异常管理专家共识也建议,高危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60岁及以上)在血脂达标后,仍应坚持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无特殊原因不应停药。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瑞金药师提醒老年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做好定期监测,合理调整用药,理性看待服药的利与弊,坚持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