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破解高中生手机成瘾难题:家校社协同的科学应对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破解高中生手机成瘾难题:家校社协同的科学应对之道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2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3/t20210326_522692.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0G6TQJ0511FQO9.html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896242143640687&wfr=spider&for=pc
4.
https://edu.dahe.cn/2021/02-02/796472.html
5.
https://edu.cnr.cn/talk/20240521/t20240521_526712360.s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CU7KBK05562G93.html
7.
https://www.sohu.com/a/811602095_227984
8.
https://image.hanspub.org/Html/14-1132517_46509.htm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9904
10.
http://www.chinaqking.com/yc/2021/3157055.html
11.
http://www.ahransheng.cn/news/186-cn.html
12.
https://apps.wanfangdata.com.cn/thesis/article:D02738163

最新调查显示,近三成家长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26%的孩子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超过1小时。手机成瘾已成为影响高中生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不仅会导致视力受损、学习成绩下降,还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01

手机成瘾: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这本应是学习和生活的便利工具,却逐渐演变成影响学生发展的“双刃剑”。一项针对近1.1万名家长的调查显示,超七成家长不支持孩子带手机进入学校,但仍有大量学生违规携带使用。手机成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02

成瘾背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学生层面:多重需求的交汇点

  1. 学习压力的出口: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手机成为他们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短视频等方式寻求短暂的逃避和放松。

  2. 社交需求的载体:在数字化时代,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社交平台。高中生渴望与同龄人保持联系,参与社交互动,而这些往往通过手机完成。

  3. 娱乐需求的满足:手机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资源,从游戏到短视频,从音乐到电影,满足了青少年对娱乐的追求。

家庭层面:监管与引导的缺失

  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部分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如没收手机或完全禁止使用,这反而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2. 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有效监管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导致孩子过度使用。

  3. 榜样作用缺失:一些家长自己就是“低头族”,在孩子面前频繁使用手机,无形中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

学校层面:管理制度的困境

  1. 制度不完善:部分学校虽然有手机管理制度,但过于简单粗暴,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考虑。

  2. 执行不到位:即使有明确规定,也存在执行不严的情况,学生容易找到规避方法。

  3. 缺乏教育引导:单纯禁止不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

03

科学应对:家校社协同发力

家庭层面:建立规则与信任并重

  1. 制定明确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时间表,明确每天可以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和时长。使用手机管理工具或应用程序来监控和控制使用时间。

  2. 建立奖励机制:设定目标和奖励,鼓励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使用手机作为奖励。奖励可以是额外的手机使用时间、外出活动或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

  3. 提供替代活动: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以转移他们对手机的注意力。一起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增加亲子互动时间。

  4. 加强沟通理解:与孩子坦诚地讨论手机使用的利弊,引导他们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为何沉迷于手机,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5. 树立榜样作用: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自己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尤其是在家庭聚餐、亲子活动等重要时刻。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他们看到正确的手机使用方式。

  6. 引导正确使用: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如查找资料、学习新知识等,而不是仅仅用于娱乐。引导孩子关注手机中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学校层面:完善管理与教育并举

  1.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机管理制度,既要严格又要灵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2. 开展教育活动: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讲座,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的手机使用情况,共同制定管理方案。

社会层面:丰富课外活动资源

  1. 提供多元活动:社区和相关机构应提供更多适合高中生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2. 优化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减少不良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

04

成功案例:从“手机奴”到“手机主人”

学生视角:合理使用的智慧

一位高考取得685分的优秀学生分享了他的手机使用经验:

  • 学习与放松的平衡: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关注时事新闻、背单词,同时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不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刷屏中。

  • 设定使用界限:在使用手机前明确目的,避免无意识的长时间使用。充分利用手机中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APP等。

  • 培养自律能力:通过自我管理,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家长视角:协商与监督的艺术

一位家长分享了她与儿子的手机管理经验:

  • 达成共识:与孩子充分沟通,让孩子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达成共同管理的共识。

  • 制定详细规则:周一到周五每晚10点10分到家后可以使用手机至10点半;周六晚上10点后自由安排但不超过12点;周日中午和晚上各有1小时使用时间。学习时段严禁使用手机。

  • 灵活应对特殊情况:如有线上学习、查资料等特殊情况,需提前告知家长,使用完毕后主动上交手机。

  • 严格执行与适度调整: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持规则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05

结语: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高中生手机成瘾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最终实现从“手机奴”到“手机主人”的转变。这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合作,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