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试管猴到克隆恒河猴,中国团队取得克隆技术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56: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试管猴到克隆恒河猴,中国团队取得克隆技术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出首只存活至成年的克隆恒河猴ReTro。这一突破不仅增进了对灵长类动物克隆机制的理解,还为改进克隆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过去20多年间,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多种哺乳动物的克隆,包括牛、小鼠、猪、山羊、兔子和狗。然而,克隆技术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应用一直面临诸多挑战,直到最近中国科学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强研究员、刘真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陆发隆研究员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报告了一只成功克隆并存活到三岁的健康恒河猴ReTro。


已存活至3岁的克隆恒河猴ReTro。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ReTro是第一只活到成年的克隆恒河猴。研究团队通过滋养层替换的方法,找到了一种有前途的灵长类动物克隆策略。这一发现增进了对灵长动物繁殖性克隆机制的理解,有望改进克隆效率。

在传统的克隆方法中,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活产率极低,仅为1%至3%,而且胚胎和新生死亡率都比较高。研究团队发现,克隆猴子的低存活率是由对重编程机制的理解不足造成的。


已存活至3岁的克隆恒河猴ReTro。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中国研究团队特别建立了一种恒河猴滋养层替换方法,通过将SCNT胚胎内细胞团(ICM)注入由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胚胎产生的去除ICM的囊胚。这只成功克隆的恒河猴已经存活超过两年。

这一突破性成果离不开研究团队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孙强及其团队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致力于灵长类克隆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已存活至3岁的克隆恒河猴ReTro。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这一技术突破有望用于构建具有一致遗传背景和基因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平台。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克隆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未来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