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行业自律新规:违规艺人将被联合抵制,严重者永久禁演
演艺行业自律新规:违规艺人将被联合抵制,严重者永久禁演
2021年3月1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演艺人员的从业行为进行规范,并对违反规定的“劣迹艺人”实施联合抵制。这一举措旨在净化演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办法》出台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演艺行业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演艺人员行为失范,如涉黄、赌、毒,发表不当言论,甚至触犯法律,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演艺人员职业素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制定了这一管理办法。
核心内容解读
《办法》明确规定了演艺人员的从业规范,包括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德等。对于违反规定的演艺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实施1年至永久的联合抵制。
具体惩戒措施包括:
- 批评教育
- 取消评奖资格
- 联合抵制(1年、3年、5年或永久)
- 暂停演出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还设立了复出机制。被抵制的演艺人员在联合抵制期限届满前3个月,可以提出申请,经道德建设委员会评估同意后,才可继续从事演出活动。
典型案例:仝卓的“变相复出”
《办法》实施后,首个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例是歌手、演员仝卓的复出尝试。2020年,仝卓因自曝高考舞弊而被全网抵制,其演艺事业全面叫停。然而,近期有网友发现,仝卓已在微信视频号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以唱歌、聊天、带货等形式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据观察,仝卓的直播间人气颇高,一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8万,热度达8.3万,累计打赏超7000元。面对观众的质疑,其工作人员表示,仝卓已直播一年半之久。
对此,法律专家指出,这种行为实质上属于“变相复出”。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表示,虽然《办法》对劣迹艺人的联合抵制没有强制性效力,但这种“变相复出”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行业自律精神。
社会影响与反响
仝卓的案例引发了社会对《办法》执行效果的广泛讨论。一方面,公众普遍支持对劣迹艺人的严格管理,认为这有助于维护行业秩序和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有声音指出,社交媒体平台在防范劣迹艺人复出方面存在监管漏洞。
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开展“清朗·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其中包括“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同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机构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
未来展望
要真正实现演艺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完善《办法》的实施细则,提高其执行力和约束力。其次,社交媒体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防范机制。最后,社会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演艺环境。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推动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确保《办法》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协会还将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演艺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从根本上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
随着《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演艺行业将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娱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