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戒色看现代人如何抵御诱惑
从曾国藩戒色看现代人如何抵御诱惑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臣之首,其戒色修身的经历至今仍具启示意义。他通过记录自己的“好色”行为并在日记中自我批评,以及让自己忙碌起来以转移注意力,成功戒除女色。现代人在面对种种诱惑时,是否也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曾国藩的戒色之路
曾国藩年轻时也是一个好色之徒,对于美色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和期待,甚至一度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据曾国藩日记记载,有一次,他听到同僚说新纳的小妾貌美如花,便按捺不住好奇心,提早下班带着礼物前往。酒至半酣,当小妾出来请安时,曾国藩看到小妾后,两只眼珠子都不动了。他竟然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爬起来,走到小妾旁边搀扶着她,一口一个美人儿。当时的情景据曾国藩自己记载,如果不是主家及时阻拦,指不定会闹出什么笑话。主家见状十分恼怒,拍案而起把曾国藩一顿痛骂轰走。
曾国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痛改前非。他开始给自己立下一个戒色的规矩,就是学做圣人。既然要做圣人,就不能再向以前那样总是盯着外面的女人。但是,戒色是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曾国藩只好在日记中每天坚持写日记,不断地提醒自己。并且日记的内容写得十分详细,比如在某某地看到一个美女,一不留神多看了几眼,或者在某某家见到谁的小妾,自己心里萌生出非分之想。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不小心破戒,他在日记中痛骂自己不是东西,简直禽兽不如,不应该对人家做那样的事情。此番种种,曾国藩都是非常详细地记载下来,正是用这种不避讳,敢于直面的态度使得曾国藩能够用十年的时间,彻底戒掉贪色的念头,逐渐的修身成为一个圣人的典范。
现代人的诱惑
在当今社会,现代人面临的诱惑远比曾国藩时代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以电商直播为例,主播的身体逐渐符号化、美学化、色情化,呈现出景观特质。这种身体景观通过美颜特效和表演来吸引观众,导致个体在美颜幻象中逐渐丧失个体性。观众在凝视主播身体的同时,也成为了消费的猎物和身体景观的创造者。
在消费社会的物质极大丰盛中,物的数量累积叠加营造出了一种人人都有消费资格的平等幻境。然而资本增殖的需要注定了资本将不断生产新的消费欲望并搭建起新的商品符号能指。而大众就需要通过更多的消费来维护自己“平等”的消费地位,可见大众消费已不限于必要的生存方面的消费,而是成为与身份、权力、地位相关的象征物,转向为一种炫耀性消费。消费意识形态看似关注个人独特性和差异化,但这正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大众传媒通过编码将信息加工为可充当符号能指系统的,具有强任意性的,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符号意识形态传递给大众。大众在符号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自觉中参与解码,并将抽象意识形态泛化为客观现实,符号意识形态上升为集体意识,大众在面对大众传媒符号体系的诱惑的同时也处于集体意识形态无形的矫正与监督下。大众传媒与商品的结合实现了对大众意识形态地控制。
借鉴与启示
曾国藩的戒色经验对现代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他通过写日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在现代人面对诱惑时同样重要。其次,曾国藩设定“圣人”这一高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现代人也可以设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高标准,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曾国藩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习。戒除不良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借鉴曾国藩的经验:
自我反思:定期记录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分析哪些行为是受诱惑驱动的,哪些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
设定标准:为自己设定清晰的行为准则,比如限制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避免过度接触不良信息。
培养习惯: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等,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不良诱惑的关注。
寻求支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抵御诱惑。
持续学习:了解诱惑背后的心理机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
曾国藩的成功告诉我们,面对诱惑,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理性的态度。正如他所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我约束,我们完全有能力克服各种诱惑,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