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震来了,学会找到“安全三角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0: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震来了,学会找到“安全三角区”

地震发生时,选择合适的避难地点至关重要。据统计,地震导致的伤亡中,约70%是由于建筑物倒塌或坠落物造成的。因此,掌握正确的避难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01

什么是“安全三角区”?

在地震自救方法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三角区”的理论曾广为流传。这一理论认为,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躲藏在坚固物体的侧面,这样在建筑物坍塌时,这些物体将提供支撑,形成一个安全的三角形空间。然而,这一理论并未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其倡导者道格·库普的实验方法也存在缺陷。

实际上,地震导致的伤亡往往是由高处坠落物造成的,而“生命三角区”对坠落物的防护作用有限。因此,专家建议采用更科学的自救方法——“伏地、遮挡、抓牢”。

02

室内避难:寻找最佳庇护所

在室内遇到地震时,最重要的是先保护自己,而非慌乱逃出户外。很多人以为,只要先跑到户外就没事了,但在逃生过程没有掩蔽物,很容易会有意外发生,这点非常重要,一定要牢记!

  • 卫生间:空间较小且承重墙较多,相对安全。
  • 坚固家具旁:如床或桌子下,可提供一定保护。躲在桌子下时可握住桌脚,当桌子随地震移动时,桌下的人也可随着桌子移动,形成防护屏障、以避免受伤。
  • 远离危险区域
    • 避开外墙、窗户和玻璃制品。
    • 不要靠近书架等可能倒塌的物品。
03

户外避难:寻找开阔地带

在户外遇到地震时,相对而言较为安全,可拿起随身物品保护自身头颈部,并静待地震结束。千万不要在地震时尝试跑入户内!如果正在地震,而你虽然户外但刚好经过建筑旁、树下、高架桥下等等,可拿起随身物品保护自身头颈部,并离开这些较高危险区域。

  • 开阔地带:迅速前往空旷区域,避开建筑物、树木和电线杆。
  • 警惕次生灾害:远离山体(防止滑坡)和水边(防范海啸)。
04

车内避难:确保安全停车

在车内遇到地震时,应立即开启双闪警示灯,减速靠边停车,避免停在建筑物、大树或高压线下。留在车内,系好安全带,等待震动停止。

  • 停车并远离建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靠边停车,避免停在建筑物、大树或高压线下。
  • 留在车内:系好安全带,等待震动停止。
05

其他注意事项

  • 关闭火源与电源:减少火灾风险。
  • 保持冷静:地震后可能有余震,需持续警觉。
  • 使用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及时获取预警信息,但也要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知识。

地震避难的关键在于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前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熟悉避难路线,可以让你在地震来临时更加从容。记住,“伏地、遮挡、抓牢”是最简单实用的自救方法。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在地震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