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创16个月新低,专家:多重因素影响下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创16个月新低,专家:多重因素影响下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近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创下新低,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开年,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双双走低,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跌破7.30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则顺势跌破7.35关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6日收盘报7.3296,创下了近16个月以来的新低。
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一轮波动,专家们纷纷发表看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央行加大离岸高等级人民币债券供给有助于满足境外投资者对优质资产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调节离岸市场流动性。此外,发行离岸央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投资者和社会层面上的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单一汇率,即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国家的相对比较,包括美元指数的波动以及中美经济本身的相对动能问题。她还提到,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与中国出口份额高度相关,本质上体现了贸易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基本面支撑。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则认为,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小幅震荡,预计在7.2-7.3区间。他指出,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承压,但压力不会太强。一旦美联储在下半年开启降息,中美利差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掣肘将释缓。此外,中国一直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贸易因素仍将支持人民币汇率强势。
专家普遍认为,观察人民币汇率的根本仍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改变其保持基本稳定的中长期趋势。张瑜表示,经历过多年的“汇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非常市场化。在关键时刻,央行有充足的手段和经验应对金融市场预期波动。她预计人民币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双边波动的态势。即便有阶段性或暂时性的贬值,最大点位也可能在7.5-7.6之间。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中美利差、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贸易顺差情况以及央行干预措施等。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但整体将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