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咳嗽高发,这份科学应对指南请收好
冬季咳嗽高发,这份科学应对指南请收好
随着冬季的到来,咳嗽成了很多人难以避免的困扰。如何科学应对冬季咳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为什么冬季容易咳嗽?
冬季咳嗽高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感冒:冬天咳嗽大多是感冒的前期症状、伴发症状或后遗症状。一般还伴随有鼻塞、咽痛、头痛、流清涕。
呼吸道炎症:当各种病原体入侵呼吸道后会引起各个部位的感染,就导致了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炎症的出现,这些都是冬天咳嗽的常见原因。
过敏:过敏性咳嗽也是冬天咳嗽的原因之一,如果在生活中接触了花粉、尘螨、灰尘、动物毛屑、化学物品等过敏原,很容易出现反复咳嗽、痰少的症状。
干冷空气刺激:入秋后,昼夜温差较大且气候干燥,会刺激咽喉、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等,进而导致咳嗽。另外,干燥的空气还会使气道里的纤毛运动变慢,肺的净化能力下降,导致空气中的粉尘、尘螨等更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引发咳嗽。
过敏原增多:季节变化时,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浓度升高,可能会引发过敏性咳嗽。
呼吸道感染:气候的变化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病毒和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进而出现感染性咳嗽。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如何科学应对冬季咳嗽?
正确用药
对症用药:咳嗽分干咳和湿咳两种。干咳通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喉咙痒痛,常见于过敏性咳嗽或气管炎。湿咳则伴有大量痰液,多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咳嗽,都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
遵医嘱用药:不要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效,支原体感染同样不是头孢类或阿莫西林可以治疗的。痰多时用含祛痰成分的止咳药,如氯化铵、氨溴索等,慎用镇咳药。频繁干咳可短期用镇咳药,如福尔可定、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
儿童用药:太子参止咳贴、杏苏止咳糖浆、橘红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易缓舒橘红膏和鲜竹沥等。还提到了发热时使用的布洛芬混悬液滴剂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食疗方法
清润白萝卜水:白萝卜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将白萝卜切成薄片,加水煮沸,静置10分钟即可饮用。
蜂蜜柠檬水:蜂蜜柠檬水能润喉退痰。将一勺蜂蜜与半个柠檬的汁液加水调匀,冷热皆可饮用。
姜茶:生姜能有效对抗咳嗽和寒气。将生姜切片,放入热水中煮沸,再加几颗红枣,既暖身又润喉。
杏仁煮水:杏仁具有润肺功效。将生杏仁浸泡后煮水,口感清香,适合咳嗽有痰的人群饮用。
绿豆百合粥:将绿豆、百合一起煮,加水慢慢熬煮至熟透,吃上去倍感顺滑,寒气瞬间一扫而空。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推荐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外出回家,接触完宠物,备菜前后等要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避免接触过公共物品的手直接接触手、鼻、眼等部位。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增强免疫力。同时,应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症状。
适度运动: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居家通风: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每天都应适当开窗通风,每次通风半小时,加强空气流通。
保持空气湿润:干燥和寒冷的空气都有可能刺激呼吸道,使咳嗽更为频繁。在室内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缓解咳嗽。同时,在室外时,最好佩戴口罩,避免直接吸入干冷空气。
多喝温水:多喝温水有助于保持喉部湿润,缓解因咽喉干燥引起的咽喉肿痛、干咳、口渴等症状,此外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调整睡姿:睡觉时,可以垫高枕头,使呼吸道保持倾斜状态,避免黏液在呼吸道积聚。
特别提醒
不要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效,支原体感染同样不是头孢类或阿莫西林可以治疗的。
过度抑制咳嗽可能不利于病情控制:适度的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过度抑制咳嗽反而不利于控制炎症。
及时就医:如果咳嗽持续超过3周,或伴有高烧、胸痛、呼吸急促、咳出血痰或大量脓性痰、明显的体重下降或极度疲劳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关注特殊人群:学生和老年人如果出现发烧伴随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后,应该及时就医,根据医嘱服药并居家休息。学生病愈前切勿返校,以免传染他人造成传播扩散。
家庭护理:家里有人罹患呼吸道传染病时,负责照顾的家人也要注意进行个人防护和科学消毒,避免引起家庭内继发传播。
冬季咳嗽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记住,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