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专家解析:关节弹响的成因、区分与运动疗法
北医三院专家解析:关节弹响的成因、区分与运动疗法
关节响,医学上称为“关节弹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杨渝平表示,有些人身体纤维结缔组织比较软,关节有时候容易出现响声,其实这是关节松弛的表现。如果关节有点响声,但是不疼,活动也不受影响,基本就是正常的。反之,如果关节发出响声,并伴有疼痛、肿胀等情况,甚至响起来的声音可能比较大,以至于有时候响声大到距离几米远的人都能听到,经常提示非常严重了。
为什么有的人关节磨损了也不疼痛呢?关节表面一层软骨特别光滑,就像白色的陶瓷盘子一样,一旦老化或磨损,表面会粗糙不平,但只要不引起关节里面的炎症,可能就不会感到疼痛,导致不少人从来没有为此就医,等到发生一次疼痛时再就医,可能已十分严重了。提示老年朋友,如果关节有响声又疼痛,有明显不适感,建议及时到运动医学、骨科、关节科等专科就医,也许只需要医生做个触诊,通常可以检查出问题,争取尽早医治。
生理性弹响与病理性弹响
关节弹响可分为生理性弹响和病理性弹响。
生理性弹响通常发生在关节处于一定时间的静止状态后,受到突然的牵拉或屈伸时,会发出清脆的爆裂样音响。这种弹响不会连续发生,且不伴随其他症状,对关节没有危害,无需特别处理。
病理性弹响则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半月板损伤、盘状半月板、关节软骨磨损、髌骨软化症等。病理性弹响常伴随关节活动障碍、肿胀、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科学运动疗法
对于生理性弹响,可以通过科学的运动疗法来缓解和预防。以下是几个推荐的动作:
后仰夹背(针对颈肩关节)
动作要领:向后仰头,两只胳膊向后挤压3秒,再放松2秒,早中晚各练习30次。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脊柱两旁的肌肉,预防颈、肩疾病。
臀桥(针对腰椎关节)
动作要领:用双足、双肘和后肩支撑抬起臀部,让腹部和膝关节抬平再缓慢放下,每天做20~30次。这个动作有助于锻炼腰背部肌肉,预防腰椎疾病。
抬腿勾脚尖(针对膝关节)
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抬腿绷直,保持水平,同时用力勾脚尖,每天多做几次。通过锻炼大腿肌肉力量来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增强膝关节耐性。
除了上述动作,还可以尝试以下养膝动作:
坐位伸膝
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面,慢慢伸直一侧膝关节,保持直腿姿势510秒再缓缓放下,双腿交替练习1020次。
俯卧屈膝
动作要领:趴在床面,手臂交叉垫在额头下,逐渐抬起小腿,尽量靠近臀部,保持屈膝姿势510秒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练习1020次。
拍膝四周
动作要领:坐于椅面,双脚平放地面,膝关节自然屈曲,两手半握拳,以适当力度在膝盖四周轻轻拍打50次左右。
按揉髌骨
动作要领:保持坐姿,将双手掌心放在髌骨上,五指微张开紧贴在髌骨四周,均匀和缓按揉髌骨20~40次。
注意事项
- 在进行运动疗法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确保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通过科学的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关节状况,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果关节响声伴随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