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水稻出苗提前10天,北大荒开启智能育秧新模式
新技术让水稻出苗提前10天,北大荒开启智能育秧新模式
2024年春耕时节,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和泰来农场有限公司的水稻育秧工作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与传统育秧方式不同,这些农场采用了工厂化育秧叠盘暗室育秧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和质量,还让水稻出苗时间提前了10天左右。
4月7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六管理区科技示范户吕向民家的大棚里,一盘盘水稻秧苗已经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而此时,其他农户的水稻刚刚完成播种。吕向民家的水稻芽种之所以能提前10天出苗,得益于分公司推广的工厂化育秧叠盘暗室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环节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精心、细心和用心。”吕向民边轻抚着秧苗边说。今年,他在水稻育秧阶段结合“工厂化育秧+叠盘暗室”技术,通过流水线作业实现水稻铺土、播种、浇水、覆土、出盘、叠盘、入箱一条龙作业,确保装土一致、播种均匀、浇水透彻、覆土严密。同时,通过暗室控温30℃~32℃,控湿60%,实现68小时秧苗达到“立针期”。
八五六分公司副总经理沈国春介绍说:“暗室出苗60小时~70小时就能达到‘立针期’。”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缩短了出苗时间,还提高了秧苗的质量。育秧环节的“好苗头”只是八五六分公司用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的“冰山一角”。新机械、新设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让78万亩水稻高质量种植有了底气。
一盘盘水稻秧苗破土而出,长势喜人。黄永兴摄
2024年,八五六分公司以机械科技创新带动数字农业发展,智能气象监测、叠盘暗室工厂化育秧、育秧大棚智慧化管理、农业生产全流程遥感监测、田间精准灌溉、虫情测报系统、智慧农场种植系统服务、水稻拉曼指纹图谱原产地溯源系统等一批智慧设施、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塑造八五六分公司农业生产体系市场竞争新优势。
运用叠盘暗室技术。 王金彬摄
在北大荒集团泰来农场有限公司,水稻超级育秧大棚里也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一盘盘秧苗朝气蓬勃顶露而生。4月7日,在泰来农场育秧大棚内一株株娇翠欲滴的水稻幼苗长势喜人。近年来,农场应用水稻集中智能双氧浸种催芽、水稻超级育秧大棚管理等技术对稻苗生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水稻种植方面,农场严格按照规模化、程序化、现代化种植管理模式,确保水稻各生长阶段顺利进行,目前,农场的有机稻苗已经陆续达到立针期,较往年相比提前了两天左右时间。
“我家种子是4月1日播的,现在陆续进入立针期,运用水稻集中智能双氧浸种催芽技术,水稻出芽快、芽还齐,我们这超级大棚土壤增温、保温还特别好,看着这些秧苗长势这么好别提心里多高兴了。”泰来农场种植户杨旭东激动地说。
智能育秧大棚。 梁鹏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