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齐聚曲阜,共庆孔子诞辰2575年暨文化节40周年
中外嘉宾齐聚曲阜,共庆孔子诞辰2575年暨文化节40周年
金秋九月,孔子故里曲阜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也是孔子文化节从"孔子诞辰故里游"发展至今的第40个年头。经过40年的沉淀与创新,孔子文化节已从最初的小规模活动,发展成为一项融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旅游参访、经科贸合作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文化盛典。
从"故里游"到国际盛会:孔子文化节的40年历程
1984年,为适应国际旅游热的兴起,曲阜首次举办"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恢复了孔府古乐舞、孔府喜宴、暮鼓晨钟等传统仪式,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时任曲阜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步长存回忆说:"当时人山人海,其中有许多国外友人,可见人们对于了解中华文化是多么的热切。"
此后,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1989年,经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政府批准,"孔子诞辰故里游"正式更名为"国际孔子文化节"。2004年,济宁市成立节会活动办公室,专门负责国际孔子文化节的研究策划和各项工作协调。同年,首次举办公祭孔子大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政府出面的公祭活动。
"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2024年文化节亮点纷呈
2024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为主题,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活动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7日,期间将举办多项重点活动:
开幕式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9月27日晚在曲阜尼山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马尔代夫前总统哈桑、吉尔吉斯斯坦前副总理卡米拉等国际嘉宾出席,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长图凯利致辞。
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作为文化节的重要仪式,公祭大典庄严肃穆,生动再现了"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大场面。
"高山仰止"——新杏坛·大家讲: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主题演讲,深入探讨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动全球70多个中国海外文化中心,开展孔子文化国际传播活动。
"与朋友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活动:包括"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等,吸引青少年参与。
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桥梁
孔子文化节不仅是纪念先哲的仪式,更是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化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正如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长图凯利在致辞中所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节还特别注重青少年群体的参与,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为全球青少年打造一个充满儒家文化元素的欢乐节日。通过文化体验、学术交流、艺术表演等形式,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儒家文化。
推动文旅融合,展现文化魅力
孔子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曲阜乃至山东的文化软实力,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文化节期间,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等景点游人如织,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据统计,文化节期间,曲阜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旅游收入增长近40%。
此外,文化节还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近年来,曲阜相继建成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鲁源小镇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将全市100家A级景区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以文彰旅、文旅融合的大格局。
结语
40年来,孔子文化节在变与不变中前行。变的是规模的不断扩大、内容的日益丰富;不变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正如一位参与文化节的国际友人所说:"孔子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儒家思想中'仁爱'、'和谐'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