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美食图鉴:从炊鹅到泥虫粥,品味岭南饮食文化
阳江美食图鉴:从炊鹅到泥虫粥,品味岭南饮食文化
阳江,这座拥有绵长海岸线的城市,孕育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从除夕夜的炊鹅到街头巷尾的猪肠碌,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阳江人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阳江,品味这座城市的地道美味。
炊鹅:阳江人的年味记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除夕前后
不管白天和黑夜,不管城市还是乡村
只要你来到阳江
总能听到鹅叫声
此起彼伏,不惹人烦
却将“年味”渲染得恰到好处
过年吃鹅
是阳江人最具特色的“年味”和乡愁
到阳江过大年
就先吃大鹅吧
谭晋东 摄
炊鹅是阳江最具特色的年夜饭“硬菜”
以当地黄鬃鹅为原材料
皮薄肉嫩
这道菜的“灵魂”在炊鹅酱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
话梅、八角、香叶
南乳、柱侯酱、大茴香
……
调料充分渗入鹅肉中
连骨头都入味
吴毅 摄
阳江人爱吃鹅
也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烹鹅技法
除了炊鹅
以鹅为原材料烹饪的美食
还有鹅乸饭、白切鹅脚翼鹅肠、鹅汤等
梁文栋 摄
阳江黄鬃鹅个小、皮薄、肉嫩
是“广东四大名鹅”之一
也是“中国五大名鹅”品种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物
相比广东其他城市
阳江人对鹅肉的喜爱和情怀更浓烈若你对鹅肉还有“误会”
请务必给阳江人的制鹅手艺一个机会让你对鹅改观
白切鸡:年夜饭的C位担当
在阳江
广东人吃鸡的智慧可谓“一脉相承”
一只鸡能吃出百种味
阳江人吃鸡讲究个“有鸡味”
农村喂谷啄虫长大的“走地鸡”最佳
阳江白切鸡
要历经“三浸三提”
皮脆肉紧
连关节都泛着油
阳江本地人年夜饭C位的白切鸡
黎瑞芳 摄
不仅鸡肉,就连鸡油
阳江人也吃出了自己的特色
鸡油捞粉
是当地名菜一道
关巧明 摄
鸡油捞粉的灵魂在于浸白切鸡高汤上的那层黄亮黄亮的鸡油
特制的阳江河粉放入煮沸的鸡油汤中三秒捞出,控干水分再淋上一层鸡油撒上炒制过的白芝麻辅以小香葱入口滑嫩咸香,外加鸡油的脂香一个字“绝”
陈宏侃 任明皓 摄
冬天来到阳江
也别错过一碗“风姜鸡”
它是两阳地区的一道经典美食
民间称其具有
温胃驱寒之功效
陈宏侃 任明皓 摄
风姜是“风姜鸡”的灵魂之所在
经过“三炊三晒”的风姜
与鸡肉一起熬煮
汤底和鸡肉都充分吸收了
风姜独特的香气
趁着热气喝上一碗,齿颊留香
如冬天里的“一把火”
咸圆子:阳江人的团圆味道
来阳江过年
不能错过的美食里,必须有“咸圆子”
莫小锋 摄
这一道特色小吃一般逢年过节都会出现在阳江人的餐桌上如冬至、除夕等
有人说这是阳江人的“汤圆”
但圆子和汤圆
有着很大的区别汤圆讲“里子”,圆子追求“面子”
虽都以糯米为主要材料但阳江圆子没有馅,是实心的
阳江“咸圆子”的功夫
体现在汤底里
“咸圆子”的汤料是一个大写的足
整鹅、整鸡熬制的高汤
放入萝卜、虾米、瑶柱、鱿鱼丝
腊鸭、腊肠、白贝、鲮鱼茸等
出锅前,撒上香菜和葱
风味层次丰富,却毫不突兀
一如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阳江文化
冒着热气的这一口咸鲜
是阳江人刻在了基因里的“乡愁”
咸圆子
还有个“表亲”
——酹镬罉(lèi huò chēng)
酹镬罉同样要用虾酱、瘦肉、萝卜丝、虾米虾皮、花生、鱿鱼丝等多种本地特色食材熬煮汤底味道上也具有浓郁的“海味”
酹镬罉的主角是粉浆
有经验的主妇
将粉浆以环状“酹”在锅边
粉浆迅速熟透成为粉片粘在锅边
这时淋上汤水
让粉片卷起滑落汤中
让你在大快朵颐之前
先来一场视觉享受
猪肠碌:阳江人的“白月光”
猪肠碌
是一代又一代阳江人的“白月光”
它是具象化的乡愁
江湖地位与“咸圆子”不相上下
关巧明 摄
作为来阳江
必须尝一尝的特色地方小吃
猪肠碌非常容易找
街边随处可见的大碗粉店、菜市场等
都有它的身影
猪肠碌并没有猪肠
一整张薄得透亮的河粉皮
卷上豆芽炒河粉
在外皮刷油、撒白芝麻
淋上牛腩汁
一口下去
让你感受“碳水”在味蕾上的极致
海鲜:阳江人的智慧结晶
阳江拥有绵长的海岸线
山海兼优
食材的来源可谓“山海两不误”
宋福亮 摄
说到阳江人吃海鲜的方式
那可就得说上个几天几夜了
白灼、清蒸、红烧
炒、炸、腌、晒
……
每一种烹饪方式
都体现出阳江人“靠海吃海”的智慧
李圆圆 摄
关巧明 摄
谭晋东 摄
若非要选出一样别处寻不到的
那就“香煎一夜埕”吧
“一夜埕”,顾名思义
就是将整条的刀鲤
放入装着海盐的埕中腌制一夜
第二天再拿出来油煎
黎瑞芳 摄
这道特色小菜既保留了海鲜的鲜美
又带着腌制食品的咸香
配白粥
得吃一碗一碗又一碗
关巧明 摄
阳西鱼玛
是阳江人吃海鲜的
另一种烹饪智慧
它是阳江阳西县的一道特色小吃
用面粉包裹鲜虾、鱿鱼、白鳝、蚝仔等
油炸而成
出锅后,沾上简单的食盐
咬上一口,外壳酥脆,内里鲜嫩
带着大海的味道
腊味:阳江人的冬日限定
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
腊味有千万种
广式、川式、湘式各有千秋阳江的腊味
也自有它的拥趸
陈达洲 摄
岗美的腊鸭,新洲的腊肠
带着北纬22°的阳光和风
让你感受家乡自然而朴实的醇香
夜宵:阳江的夜生活的灵魂
去夜市,吃宵夜
阳江的宵夜文化远近闻名1月24日央视《回家吃饭》栏目
把阳江宵夜文化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
来到阳江
一定要感受一下
那返璞归真的人间烟火气
关巧明 摄
阳江宵夜
钟爱在小食材中
挖掘大门道甚至将一些不起眼的边角料
慢慢雕琢成独家招牌
做出名声在外的绝佳风味
守护城市的夜晚抚慰旅人的心
关巧明 摄
除了这些常规美食来到阳江吃宵夜,别错过那锅泥虫粥
它能在阳江琳琅满目的宵夜里
脱颖而出
总有它的理由
用当地人的话来说便是“吃遍山珍海味,还是阳江河堤那碗泥虫粥最惹味。”
李圆圆 摄
来,放下你对“虫”的偏见
去感受冬夜里
那碗集鲜甜、爽脆于一身的热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饮食的意义,早已远超于果腹
它是一座城市的集体回忆
也是人们精神和情感的联结
来阳江吃饭
端上你眼前的
不仅是一粥一饭
更是阳江人暖暖的情
欢迎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