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伤身又伤心,你中了几枪?
熬夜伤身又伤心,你中了几枪?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工作压力、学业负担,还是社交媒体和娱乐节目的诱惑,都让我们一次次推迟入睡的时间。然而,长期熬夜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熬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熬夜对心脏的影响尤为显著。夜晚本是心脏休息的宝贵时刻,此时交感神经应逐渐过渡到迷走神经的支配,让心脏得以放松。但在熬夜的状态下,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血压升高。研究显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增加了20%-32%,其中女性的影响尤为显著。不仅如此,睡眠不足还与冠心病风险增加48%紧密相关。
肾脏同样会受到熬夜的伤害。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缩短与肾功能下降紧密相连,平均每减少一小时的睡眠时间,肾小球滤过率就降低1.1ml/min/1.73m²。与每晚睡足7-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慢性肾病的几率更是增加了两倍以上。
肝脏在夜间处理各种代谢物质,维持体内平衡。然而,睡眠不足会通过增加食欲诱导激素—生长素释放肽的水平,同时降低控制饱腹感的瘦素水平,从而诱发食欲,通常导致体重增加。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大脑在我们沉睡时进行着梦境的编织和记忆的整理。然而,当夜深人静,我们还沉浸在熬夜的状态时,大脑却被剥夺了它本应享有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长期的睡眠不足对大脑的损伤是深远且隐蔽的。与每晚睡眠充足6-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大脑体积更小,比如右侧伏核体积减小2.0%至右前极体积减小0.5%。
熬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熬夜不仅伤害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熬夜会导致情绪波动加剧,焦虑和抑郁风险增加。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使我们更容易感到紧张和不安。此外,熬夜还会损害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效率。
如何改善熬夜的习惯
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即使熬夜,也应尽量在次日按时起床,避免补眠过度影响接下來的睡眠时间。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选择舒适的寝具。在睡前一小时内,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这些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让大脑更加清醒。可以尝试阅读或听一些轻音乐來放鬆心情。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锻炼,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活动。运动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身心: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帮助入眠。睡前进行5到10分钟的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帮助自己放松。躺在床上,逐渐注意到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从脚趾到头部,感受放松。
补充助眠营养素:一些天然成分如褪黑激素、镁、L-茶氨酸等,能帮助促进睡眠。选择含有这些成分的保健品,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质。
饮食健康: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这些食物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温水泡脚:睡觉前用温热的水泡泡脚,注意时间不要过长,温水泡脚能帮助身体循环,有利于晚上睡眠状态稳定。
睡前感恩冥想:在临睡前花几分钟感谢今天发生过的事,接触过的人,无论多么微小,都可以拎出来感恩一遍。在感恩的时候,会感觉到身体微微发热,手脚温暖,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像泡在一汪温热的泉水里,特别放松和舒展。
熬夜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暂时的疲倦,它深刻地触及了我们心脏、肾脏、肝脏和大脑的健康。这些夜晚的长醒时光,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身体机能的持续消耗。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只是简单的生活调整,它是对整体健康的重要维护。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是对自身健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