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综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2: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综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其为临床最常见神经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将综述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内容。

流行病学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往往起病较为隐匿,并具有渐进不可逆性,老年群体普遍患病率高且无法治愈。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庞大,长期护理及合并症治疗引起较重社会负担。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8亿,该群体认知障碍患病率约为6.04%,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约60%-80%,对应患者人数1000-1400万人,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至2050年60岁以上患病人群将超3000万人,达到现有规模的两倍。

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可能是一个持续15-25年的连续过程。在这段时间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可以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出现,通过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导致明显的痴呆,说明痴呆是阿尔茨海默病病理长期存在的最终结果。

遗传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是高龄(超过65岁)和携带至少一个APOE ε4等位基因。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尤其是在80岁以后。

大型家系的连锁研究表明,PSEN1、PSEN2和APP的特定罕见突变会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阿尔茨海默病,在一些病例中,发病年龄低至40岁。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70岁之前,SORL1基因的某些突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有研究发现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SORL1、ABCA7和TREM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能来自小家系,遗传模式提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尽管淀粉样斑块和tau蛋白缠结仍然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决定性特征,但研究的重点已经从神经元扩大到该疾病其他细胞群的反应。众所周知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几十年之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终于在功能研究中占据了疾病发病机制中心位置。在阿尔茨海默症中许多风险基因蛋白产物被发现在小胶质细胞中表达并发挥功能。当小胶质细胞暴露于淀粉样斑块时,这些基因的表达上调,许多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在相关的小胶质细胞中富集。

生物标志物

表1 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β淀粉样蛋白
PET扫描
诊断
tau蛋白
PET扫描
诊断
神经丝蛋白
血液检测
疾病监测
APOE ε4
基因检测
风险评估

本篇综述提到,在过去的5年中,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和遗传基础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不断完善,遗传学研究已经从确定三个致病基因和一个风险基因,发展到确定大量基因,这些基因可以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多基因风险评估。生物标志物诊断的发展促进了对如何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提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考,特别是血液生物标志物似乎使患者能够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被发现和研究。

参考文献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2021 Apr 24; 397(10284): 1577-1590. doi: 10.1016/S0140-6736(20)32205-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综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