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首部AI电影《Our T2 Remake》引发热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首部AI电影《Our T2 Remake》引发热议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9395784_602994
2.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405A05LLT00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49271
4.
https://blog.csdn.net/shellyAI66/article/details/142596824
5.
https://m.36kr.com/p/2686615274057351
6.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3083006362083.html
7.
https://www.sohu.com/a/833954989_163278
8.
675c63f3000000000603bdcb
9.
675e4847000000000103d295
10.
6762b4be000000000b00f9a0
11.
http://www.duozhi.com/industry/insight/2024030515964.shtml
12.
http://www.ylzbl.com/article/5776
13.
https://docs.feishu.cn/v/wiki/ATrTwGIpGiEZUqknNoHcGNcKnFh/ai
14.
https://www.explinks.com/blog/ai-video-clip-edit/

2024年3月6日,全球首部AI长篇电影《Our T2 Remake》在洛杉矶首映,标志着电影制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部由50位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创作者历时数月分段合作完成的电影,全长近90分钟,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也在艺术创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01

50位创作者的AI电影实验

《Our T2 Remake》的诞生源于一次大胆的尝试。2023年8月,美国喜剧演员兼动画制作人Sway Molina与曾执导多部迪士尼短片的导演Nem Perez,因好莱坞罢工而有了额外的空闲时间。两人决定联手制作一部AI电影,并在社交平台发布招募信息。这一倡议迅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AI内容创作者,最终形成了一个由50位成员组成的创作团队。

制作人Junie回忆说,团队的组建采取了邀请制和选拔制两种方式,选拔标准不仅看重成员是否会使用AI工具,更注重他们是否具备利用AI工具讲述故事的能力。得益于在Stable Diffusion首届AI短片大赛中的获奖经历,Junie以团队中唯一一位亚洲女性的身份参与到了项目启动会议中。

为了确保创作的原创性和合法性,制片人在项目启动前就明确了规则,规定在制作过程中只能使用原创视频、音效和音乐。团队还聘请了法律顾问,以确保项目不会侵犯原片版权。

02

创新的制作流程与主题表达

仿照2014年《Our RoboCop Remake》的群众合作模式,《Our T2 Remake》被拆解成50个部分,每个创作者负责一个或几个特定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编剧、音乐、宣传物料、海报设计等多个方面。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为了方便50位制作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项目官方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通过这个平台,制作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长,自由地“认领”想要制作的电影部分。这一过程被Junie形象地称为“零元购”,因为最终确认“认领”内容的机制类似于网购下单,制作人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就能“购买”到他们想要创作的电影内容。

影片以《终结者2:审判日》为基础,构建了主要情节,但每个片段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讽刺当前AI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包括OpenAI和各种AI工具如何塑造我们的文化。此外,影片还涉及制作这部作品期间发生的社会事件,例如好莱坞的大规模罢工游行等。

03

名导试水:AI短片的多元探索

与此同时,中国导演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也纷纷尝试用AI制作短片。这些作品涵盖了奇幻、志怪、太空、动画、科幻、都市、宠物、家庭等多种类型,展现了AI在不同类型电影中的应用潜力。

贾樟柯执导的《麦收》是一个6分钟的公路片,实现了让同一个人物贯穿始终,同时还采用了镜头的推拉摇移等传统电影技法。片子里的人型机器人还通过对口型功能,说上了山西汾阳话。王子川的《雏菊》,以捷克斯洛伐克导演维拉·希蒂洛娃在1966年执导的同名作品为灵感,讲述了人类与技术经过摩擦之后,实现共融和平衡的过程。

俞白眉的《钟馗:百鬼勿扰》是9部作品中商业属性最强的一部,演绎了一段钟馗遇上现代人的全新想象。中式恐怖的画风+结局反转,兼具猎奇感和喜剧效果。片中“钟馗斩妖”的打斗场景,中式武打动作很专业,让不少网友觉得很惊喜。

这些作品虽然仍免不了AI通病,但有的剧本设计创意不错,有的动作流畅度极佳,有的巧妙避开了AI生成的“伪人”bug……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这些作品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接纳了AI,认可了前沿科技工具的创作能力。

04

AI电影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AI正在改变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例如,AI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洞察市场偏好,为故事选材和剧本打磨提供科学依据;AI可以快速生成或修改背景环境,减少实际搭建所需时间和费用;AI可以精准跟踪并转换演员表情至CGI角色,提高动画效果的真实性。

然而,AI电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AI在技术层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理解复杂的情感和人性方面仍存在局限。AI缺乏真实生活经历,没有情感的共鸣与触动,即便能构建情节,也难以赋予故事灵魂,在叙事深度与情感共鸣上,与人类创作者仍存在巨大鸿沟。

此外,AI电影的制作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创作者。目前来看,后续对AI生成内容的修改、完善,使其符合艺术创作的高标准,仍需大量人力投入。以动画短片制作为例,AI能快速生成基础的动画画面,但角色的表情细腻度、动作的流畅自然感,这些决定作品品质的关键因素,还是需要动画师凭借专业技能与艺术感知,进行逐帧雕琢。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AI电影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正如俞白眉导演所说,尽管今天的AI作品并不是伟大的作品,但对于走过来的人来说弥足珍贵。相信几年之后,AI可以制作出非常有水准的电影作品。到那个时候,只要掌握了AI技术,有才华的电影制作人就能够将任何可能的创意变为现实。

AI技术正在为电影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也为电影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在电影行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观众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